揭秘恐龙之前曾统治地球的动物:或是人类祖先(2)

丽齿兽

  兽孔目动物

  兽孔目类动物出现于二叠纪后半期,是替代盘龙类的进化型哺乳型爬行类动物。它们在三叠纪繁荣昌盛起来并进入高度进化阶段。

  进入二叠纪后半期,靠种子繁殖的裸子植物几乎四处可见,如苏铁,银杏,松,柳杉和柏。裸子植物不仅在湖畔和江河的周围水边生长,而且在干燥的大陆内部,也开始繁茂起来。森林的扩大,也就意味着动物生活空间的扩大。而且,种子植物比蕨类植物营养价值高。裸子植物,对以植物为食的动物来说,是十分良好的植物。

  人们把以裸子植物开始繁荣的二叠纪后半期,当作区别于以前的古植物代,称之为“中植物代”。因为在兽孔目动物中,有许多种是食肉动物,因此,食用裸子植物的动物进化出来的群体,就成了这些食肉动物的腹中餐。

  兽孔目动物的四肢下部变长,肘部向后,膝部向前的样子,善长步行。头部形成了两个孔,起到了嘴和鼻的作用。用来进食和呼吸,物质代谢率提高了。也许具备了温血动物的生理特征,由这种食肉的犬颌兽类开始向哺乳类动物进化。

  兽孔目动物在三叠纪结束阶段,才进化成真正的哺乳类动物。但兽孔目动物本身已大部分绝灭了。在侏罗纪中仅残存了一小部分,到白垩纪为止还有存在,这一点由最近在日本发现的化石得到了证明。这些被发现的化石是兽孔目动物的三列齿兽的牙齿。而三列齿兽是接近于一种以植物为食的动物。

使人迷惑的进化史

  哺乳类型爬行类动物,具有哺乳类和爬行类的特征,其体态呈现出从爬行类动物向哺乳类过渡时期的特征。

  哺乳类动物,是胎生且是恒温动物,而爬行类属变温动物。哺乳类型爬行类动物进化的群体从一出现就是胎生的。另外,从其四肢发达、牙齿分化,肋骨的构造的演变来看,也是朝着哺乳类进化的方向发展的。


文章推荐:巴西亚马逊 非洲纳米比亚辛巴族 世界十大最毒动物 动物世界交配全集

共3页: 上一页123下一页

不推荐你看的:

  • 自古以来人类的征服欲从未间断,自从有了外星人之说后,更是想方设法的要控制外星人。殊不知,美国科学家发现了新大陆...
    未解之谜奇闻指数:271
  • 史湘云,《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之一,四大家族史家的千金,贾母的内侄孙女,贾府通称史大姑娘。那么,史湘云出场之谜...
    未解之谜奇闻指数:210
  • 蒙山大佛,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然而,它却无故消失了600年。为什么蒙山大佛会消失600年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解...
    未解之谜奇闻指数:229
  • 上个世纪60年代,河南和山东农民一夜蒸发,对于很多农民家庭来说都是不可抹去的历史。上万农民一夜蒸发,有什么不可告...
    未解之谜奇闻指数:213
  • 未解之谜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