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退位之谜 执政六十年后提前禅位? (4)

  韬光养晦,取信父皇

  前面说乾隆皇帝本来对永琰并不十分满意,认为他较为平庸,其实,永琰能通过乾隆帝二十二年的漫长考察,最终登上皇帝宝座,确有他的过人之处。

  大家知道,乾隆帝实行的是秘密立储,那么,永琰应该不会知道他已经被立为皇太子,但是,他能猜呀,毕竟就这几个人选吗。当时,大家私底下都在猜,猜的结果是乾隆帝如果传儿子,基本上就是永琰;如果要是传孙子,当年冤死的皇长子的第二个儿子绵恩的可能性最大。


 

  绵恩是“长房长子次孙”,但乾隆实际上是把他当长孙看的。既然乾隆帝对长子有一份歉疚,只好拿孙子补报,将孙子封为亲王。要知道,乾隆帝封绵恩亲王的时候,自己的儿子还没有全部封王,而且,绵恩身材魁梧,仪表出众,武功超群,长期担任京师禁卫军的领导,负担保卫北京的重担。乾隆帝那些皇子凭着父亲的提拔,在中央各部任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连班儿都懒得上,这样一比较,可见绵恩确实是个人才。当时,朝鲜国经常来京进贡,带些半岛的土特产,顺便打探些宗主国的情报,回国后加以分析。他们曾认为,未来的主子将在十五子永琰和皇次孙绵恩之间产生,绵恩的可能性更大。顺便说一句,绵恩生于乾隆十一年(1746),比他的叔叔永琰还大十四岁呢。

  但是,北京的王公还是更倾向于把宝押在永琰身上,他们不大相信皇帝能绕过儿子,传位孙子,这不仅不近人情,而且,乾隆帝以前谈经论史,曾批评过明太祖朱元璋。批评朱元璋什么?批评朱元璋将皇位传给孙子,埋下了后来骨肉相残的祸根儿。就此来看,永琰胜算更大。对此,永琰应该认识得到,他肯定知道他是热门的未来皇帝候选人之一,这样一来,怎样通过父亲苛刻、漫长的考察,他一定下了一番苦心,更何况他身边还有一个智囊--师傅朱珪。

  这个朱珪,是个品行端正,心眼也不少的人。关于师徒之间的关系,我们将在以后细讲。朱珪肯定给永琰出了不少主意,师徒二人都知道,一旦永琰被秘密立为太子,他们必将处在乾隆帝的严密监视之中,所以,都很小心谨慎,为人做事也很低调,连话都很少说。

共10页: 上一页12345678910下一页

不推荐你看的:

  • 自古以来人类的征服欲从未间断,自从有了外星人之说后,更是想方设法的要控制外星人。殊不知,美国科学家发现了新大陆...
    未解之谜奇闻指数:271
  • 中秋月圆之夜,我们都能看到有亮又圆的月亮,大家都知道,其实月亮就是月球,长久以来,人类对月球的探索从没有放弃,...
    未解之谜奇闻指数:222
  • 青海德令哈外星人遗址附近的沙漠中一夜之间出现了直径近2000米的巨型规则圆环图案,这让人们想起了分布在欧洲的麦田怪...
    未解之谜奇闻指数:212
  • 史湘云,《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之一,四大家族史家的千金,贾母的内侄孙女,贾府通称史大姑娘。那么,史湘云出场之谜...
    未解之谜奇闻指数:210
  • 未解之谜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