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泊之咒留给人们的悬疑与魔性引力?(2)

罗布泊湖崎岖地形

  罗布泊湖崎岖地形

  如此大面积的水域,为什么短短三四年就干涸了?通过这次科考,夏训诚终于得出结论:罗布泊是一个宽而浅的湖面,湖底平均离地面仅三米。这么浅的湖,水体变化会非常快。夏训诚进一步以罗布泊附近的博斯腾湖为佐证,这个内陆湖紧挨着罗布泊,位于罗布泊正西面。据夏训诚介绍,博斯腾湖在没有任何水源补充的情况下,一年湖水深度因蒸发可减少1 米。由此可见,罗布泊在短短三四年时间里完全干涸就不足为奇。

  游移之谜

  最早到新疆考察的中外科学家们曾对罗布泊的确切位置争论不休,最终问题没有解决,却引出了争论更加激烈的“罗布泊游移说”。此说是由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提出的,他认为罗布泊存在南北湖区,由于入湖河水带有大量泥沙,沉积后抬高了湖底,原来的湖水就自然向另一处更低的地方流去,又过许多年,抬高的湖底由于风蚀会再次降低,湖水再度回流,这个周期为1500年。

  斯文·赫定这一学说,虽然曾得到了世界普遍认可,但对此质疑反对者也不在少数。近年来,我国科学家根据对罗布泊的科考结果,也对罗布泊游移说提出了质疑和否定。然而对这一问题的争论,使人们对罗布泊这个幽灵般的湖泊,更加感到扑朔迷离了。

  大耳朵之谜

  就在人们对罗布泊一个个未解之谜争论不休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972年7月,美国宇航局发射的地球资源卫星拍摄的罗布泊的照片上,罗布泊竟酷似人的一只耳朵,不但有耳轮、耳孔,甚至还有耳垂。对于这只地球之耳是如何形成的?有观点认为,这主要是50年代后期来自天山南坡的洪水冲击而成。洪水流进湖盆时,穿经沙漠,挟裹着大量泥沙,冲击、溶蚀着原来的干湖盆,并按水流前进方向,形成水下突出的环状条带。正因为干涸湖床的微妙的地貌变化,影响了局部组成成分的变化,这就势必影响干涸湖床的光谱特征,从而形成“大耳朵”。但也有人对此持不同观点,科学家们众说纷纭,争论不已,也许对于罗布泊的争论永远都不会结束。 

不推荐你看的:

  • 关于罗布泊的诡异事件,最被大家熟知的应该就是科学家彭加木的失踪。这位曾3次进入罗布泊探险的科学家,最终还是在罗...
    未解之谜奇闻指数:200
  • 罗布泊食人蜥蜴是什么蜥蜴,小编之听说过食人蜥蜴,那是种生活在南美洲的巨蜥,但是这种蜥蜴竟然在罗布泊出现了,19...
    未解之谜奇闻指数:200
  • 其实,罗布泊在很久以前是一个巨大的湖泊,所以才叫做罗布泊,可如今,却已成了中国四大无人区之一。围绕着的罗布泊之...
    未解之谜奇闻指数:201
  • 关于双鱼玉佩的传说一直流传在网络上,双鱼玉佩恐怖的图片也有不少,彭加木的失踪也有可能和双鱼玉佩有关。传说可以制...
    未解之谜奇闻指数:200
  • 未解之谜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