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蜻蜓,巨脉蜻蜓(2亿年前已灭绝)(2)

氧气含量较高导致巨脉蜻蜓的产生

对于巨脉蜻蜓为何能长这么大,科学家认为是当时石炭纪的空气中氧气含量较高的原因所致。有研究指出,当时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大约比现在高20%左右,而巨大畸形症及可获取氧气之间关系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个说法。

巨脉蜻蜓在二叠纪早期(大约2.9亿年前)走向灭绝,如果空气含氧量高从而影响体型的推论成立的话,那么巨脉蜻蜓的灭绝可能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减少而造成的。

因为氧气经气管扩散至昆虫身体的方式会限制它们的体型,而这种史前昆虫的体型却超越了这个限制。最初有指巨脉蜻蜓能够飞翔是因当时氧气在大气层较现时多20%,这个理论最初不被接纳,但就有关巨大畸形症及可获取氧气之间关系的研究证实了这个说法。

若这个理论正确的话,巨脉蜻蜓的灭绝可能是因氧气含量下跌造成,并且肯定的是它们不能在现今的环境生存。

共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

不推荐你看的:

  • 日前马来西亚自然协会柔佛州分会在全球最古老的热带雨林柔佛州兴楼―――云冰国家公园发现了一种世界上最小的蜻蜓。这...
    世界之最奇闻指数:201
  • 巨脉蜻蜓,又名大尾蜻蜓或巨尾蜻蜓,它的翅膀展开阔达75厘米,是3亿年前石炭纪的一种昆虫,与现今的蜻蜓接近。如果这么...
    世界之最奇闻指数:200
  • 蜻蜓的种类有许多种,虽然蜻蜓听上去是一种很美好的动物,但是这种美丽的风景只会在春天才出现。但是我们今天要来介绍...
    世界之最奇闻指数:203
  • 世界之最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