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时期最寒冷阶段——明朝小冰河时期(2)

4、明朝小冰河时期的影响

明朝小冰河时期在社会当中都具有的一些影响。早在20世纪的70年代,中国著名的科学家竺可桢就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卓有成效的研究。竺可桢注意到,清朝初年,一位爱国历史学家谈迁,写了一本叫《北游录》的书,书中就有一段记载,可以还原小冰期时中国江南的一个寒冷程度。

1653年(顺治十年)也就是阳历的7月底,谈迁从家乡杭州出发,由运河坐船前往北京;11月7日,他到达天津,到18日运河也就封冻了。谈迁在北京只住了三年,(顺治十三年)阳历的3月,等到3月7日,运河开冻,他才坐船南返。

由谈迁的一些记载可以推算出,顺治年间,北运河每年封冻的时间长达110天,比上世纪的50年代,华北最冷冬天的时间要比北运河封冻的时间还要长。

明朝小冰河时期,那里极度的寒冷天气也在骤然加剧,由于粮食产量骤然下降,因此这对于一个人口庞大的帝国来说简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因为北方的酷寒使降雨区域普遍向南移,这就导致了明朝全国各地几乎是连年遭灾。先秦晋,后河洛,继之齐、鲁、吴越、荆楚、三辅,并出现了全国性的一次大旱灾。

明朝小冰河时期,由于温度的下降和干冷天气的持续不断,中国的农业经济经历了一个十分严峻的考验,究竟有多严峻?从清朝初年叶梦珠所编辑的《阅世编》中便可见一斑。书中曾经提到,江西的柑橘,向来都是贡品,因此家家户户都会广泛的去栽种。然而,就在明清小冰河时期最盛的顺治、康熙年间,橘子常常会突然被冻死。突然受到打击的橘农吓得不敢再种橘子了。

明朝小冰河时期,在中国,就连气候一向温暖的珠江三角洲也遭遇了同样异常的天气,广州等地也在频繁遭遇降雪,并同时出现了一些牲畜冻死的凄惨现象。清政权建立之后,随着一些远道而来的马铃薯、玉米 等比较耐寒的高产农作物在中国的普及,衰落的农业经济才开始逐渐恢复。

明朝小冰河时期的到来,不仅给农业社会带来了极大的灾难,甚至成为战争爆发的一条主要导火索。例如,在明代中叶,受到小冰河时期的直接影响,北方经历了持续的低温、干旱,草场退化,因此为了改善当时的一些处境,北方开始有极少数的民族频繁南下,导致战乱较多。

1640-1700年是这次小冰河时期当中最冷的一个时期,因为这个时间恰好与清军南下入关、建立政权的时间是极其相吻合的。与此同时,一些大范围的战乱和饥荒也同时摧垮了明朝政权。

相关推荐

末次冰期发生在什么时候,末次冰期给地球带来什么影响

小冰河时期即将来袭?地球即将进入冰河时代

科学家破解冰河时代物种大灭绝之谜

遗骸化石证实:未知人种顺利度过冰河时代

共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

不推荐你看的:

  • 地狱行星通过它的名字就知道,绝对是一种水深火热的星球,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地狱行星的环境极端的诡异,白天温度能够...
    探索发现奇闻指数:200
  • 英国广播公司BBC不仅仅是英国最大的新闻广播机构,也同时制作世界上各种顶级纪录片,其中关于大自然的纪录片更是精彩绝...
    探索发现奇闻指数:305
  • 宁波作为中国第四大港口城市,还是用有着很多美食的。近年来,去宁波旅游的人们也越来越多,宁波十大名菜已经成为了去...
    探索发现奇闻指数:152
  • 说起古镇,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 江南六大古镇 ,气候适宜风景美如画。殊不知在我国浙江也有着绍兴四大古镇,虽没有江南...
    探索发现奇闻指数:1079
  • 探索发现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