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石塔”实为“惜字炉” 古人用来焚烧纸张

  在湖南省湘乡市、长沙市望城区等地,近年来相继在乡间发现一些明清“石塔”。此间文物专家指出,一些“石塔”实为古人焚化写有文字纸张的塔状“惜字炉”,是始于宋元、盛行于明清时代敬惜文字风俗的历史见证。
  记者从湘乡、望城等地获悉,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考古人员在田间地头、荒郊野外发现数座造型威严庄重的“石塔”。比较典型的如在湘乡市毛田镇齐心村一座清朝光绪年间“石塔”,通身用麻石砖砌成,三层六面,通高约10米,中空至顶,顶端成葫芦状。耐人寻味的是,这些“石塔”附近并无宗教遗存,文献典籍和方志上也没有记载,是“佛塔”的可能性很小。
  湘潭市文物管理处副主任盛兆华介绍,诸多证据显示这类文化遗存实际上是古代“惜字炉”。以湘乡毛田镇“石塔”为例,第一层南面被发现有“惜字炉”铭文,第一层石砌孔洞实为焚纸入口。据文物专家考证,中国从宋元开始形成、明清盛行“敬惜字纸”风俗。明代文化名人袁了凡,池莲师太极力推广。池莲师太在《自知录》中甚至写道:“拾路边字纸火化,百字为一善;遗弃字纸不顾,十字为一过!”在一些人口聚居的村落附近,当地读书人往往会集资兴建“惜字炉”用来焚化字纸。
  文物专家认为,“惜字炉”对后世研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习俗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目前,湖南正加强保护这类文物。
 

不推荐你看的:

  • 科学家在美国犹他州发现了鼻王龙骨骼化石,并对其死前遭到巨型鳄袭击的一幕进行了复原(美国趣味科学网站) 外媒称,...
    考古奇闻奇闻指数:911
  • 考古现场发现大量人为放火焚烧的痕迹。(视频截图) 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人类最重要的考古遗存之一,陕西西安秦始皇...
    考古奇闻奇闻指数:2698
  • 考古奇闻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