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湖北库区地下抢救性考古发掘完成

  记者从29日在湖北黄石召开的湖北省文物局长会获悉,经过16年的发掘,截至今年底,三峡工程湖北库区地下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全面完成。初步统计,出土不同时代、不同质地的文物6万多件,其中珍贵文物约5000件,为研究三峡库区历史文化发展提供重要实物资料。
  湖北省文物局三峡及南水北调办主任王风竹告诉记者,从1992年开始,来自全国的72家考古单位、数千名考古工作者,对三峡工程湖北库区文物进行发掘保护。经过16年的抢救性考古发掘,考古工作者完成规划的地下文物点217处、45.8万平方米的考古发掘和190.6万平方米的勘探工作任务,系统廓清三峡考古学文化面貌,推进了巴文化考古研究。
  考古工作者发掘出土距今6000-7000多年前的“太阳人”石刻和石人雕像、精美的新石器时代玉器、图案精美的巴文化铜戈、矛及一组保存完好的弓箭,堪称库区文物中的“瑰宝”。这些大量重要遗迹遗物的抢救保护,填补了峡江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研究的空白,系统完善了该地区原本并不清楚或只有一些初步认识的考古学文化时空框架;秭归官庄坪、庙坪、巴东雷家坪等一批遗址典型楚文化遗存的发现,对研究楚文化向西扩张及巴、楚文化关系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秭归何光嘴、朝天嘴等一批夏商时期的遗存揭示了巴、蜀、华夏诸部族文化在库区交流的史迹;大批汉、六朝墓葬的发掘,揭示了当时的三峡地区已融入中华民族的文化版图。
  与此同时,按照“集中保护,规模发展”的思路,湖北文物部门搬迁复建了41处文物建筑,全省最大的文物保护项目屈原祠仿古新建工程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计划2009年5月全面竣工,10月对外开放。

不推荐你看的:

  • 在考古界当中有许多超出人类认知的考古遗迹发现,也也随之而来发现了许多诡异的考古文物,甚至还发现了吸血鬼的骨架...
    考古奇闻奇闻指数:725
  • 英国西北的林多·莫斯沼泽地挖泥炭的工人曾偶然发现了保存完好的一位25岁男子的遗体,且面朝沼泽地。考古学家对这一...
    考古奇闻奇闻指数:467
  • 大约3200年前,两支军队在波罗的海附近的一处河流渡口发生了冲突。然而,教科书中并没有关于这场战争的记录,因为在...
    考古奇闻奇闻指数:362
  •   秦始皇陵兵马俑做工精湛,每个人俑的惟妙惟肖。这些人俑最开始出土时是彩色的,但在出土的瞬间颜色氧化消失。在这...
    考古奇闻奇闻指数:505
  • 考古奇闻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