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检测揭示“西域”美人竟有东方血统


  资料:图为女性木乃伊“小河美女”,该木乃伊距今约3500-3800年,年龄40-45岁,身高152厘米,欧罗巴人种。
分布在古代中国玉门关、阳关以西的人种,以其高鼻深目的面部特征被确信为印欧人。近日,复旦大学与吉林大学合作的两项DNA研究却都推翻了这一结论。
生物学家在距今3980年的小河墓地提取了30个干尸样本,惊奇地发现,在成功提取的20个有效DNA线粒体样本中,18个为C型线粒体,这是典型东方人的遗传特征。而在新疆南部且末墓地距今2500年的36个样本研究中,也得出东方遗传特征占多数的结论。3月15日,《纽约时报》援引复旦教授金力的结论对这一话题进行了报道。
1日下午,金力在此间接受记者专访。他介绍,研究显示,至少在四千年前,新疆古代居民已经是东西方欧亚大陆的混合人群。这将改写传统观念中,中西方交流始于丝绸之路开通的结论。
金力说,遗传规律显示,C型线粒体是东亚人的“专属”。尽管某些个体在外形特征上无法看出东方特征,但是线粒体还是可能记录着东方来源。以新疆楼兰地区出土的著名“楼兰美女”为例,尽管容貌复原图显示,其面部特征为标准的西方美女,DNA检测却揭示出她身上明显的东方遗传特征。
“据史料记载,中西方的交流是从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才开始的。其实早在四千年前,尚无文字记载的时候,东西方人已经开始进行血缘互动。”金力描述说,十万年前从人类始祖“非洲夏娃”那里延续出的印欧人和东亚人,分别向北和向东迁徙,经历漫长曲折的路径以后,四千多年前重新在中国西域相遇,这里也成为东西方接触最早、也是最重要门户。

不推荐你看的:

  • 1842年,英国绅士格里芬声称是英国自然历史学会的成员之一,他来美国纽约时带来一具美人鱼尸骨,声称在南太平洋斐济捕...
    考古奇闻奇闻指数:415
  • 在科学发达的现代,我们都知道经过特殊处理的木乃伊是不会腐烂的,但是,有一些极为特殊的死去的人,他们保持着生前的...
    考古奇闻奇闻指数:1280
  • 科学家们采用创新性的艺术化同步成像技术对1.5亿年前恐龙骨骼上的裂缝及断裂处进行检测,以图再现恐龙在世时的伤口康复...
    考古奇闻奇闻指数:592
  • 考古人员在清理教堂遗址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考古学家最终发现了英国国王理查德三世的遗...
    考古奇闻奇闻指数:414
  • 考古奇闻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