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境内新发现约360公里明代长城遗存损毁严重

  现存青海省境内长度约360公里的明代长城遗址,由于年代久远和人为的破坏,部分遗址损毁现象颇为严重。尤其是西部牧区长城遗存更是经过常年风雨剥蚀、风沙淤漫,原貌已失,只有发掘地面痕迹才能辨认出来。
  自2007年进行长城资源调查结果显示,青海省境内存在明长城遗址后,青海省因此被纳入中国长城保护工程,相关长城资源调查工作也随之展开。2009年,启动了青海省秦汉及其它时代长城资源调查工作,除了玉树、果洛两个藏族自治州,共涉及的地区共达24个县(市)。据统计,两年来共发现墙体1段,烽火台51座,关堡158座。最近,这项工作经专家组验收合格,青海省便成了全国第3个通过长城资源调查资料国家验收的省区。据考古人员介绍,新发现的长城遗址始建于秦汉时期,完成于清代晚期。
  但是,眼下珍贵而稀少的青海长城遗址疏于地域辽阔,人烟稀少,加上高原地质自然灾害影响,损害严重。有关专家呼吁,青海长城遗址关乎中华民族文化融合与统一问题,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不推荐你看的:

  • 2014年5月5日,在抚宁县驻操营镇板厂峪景区,159号敌楼160号敌楼之间233米的明长城正在有条不紊地修复中。秦皇岛晚报姜涛、...
    考古奇闻奇闻指数:849
  • 历经近半年的区域考古调查,地处云贵高原乌蒙山核心区六盘水市境内新发现了100余处史前至战国秦汉时期(古夜郎时期...
    考古奇闻奇闻指数:1192
  • 记者从运城市文物局获悉,国家博物馆考古工作队在运城市闻喜县石门乡玉坡村西南的中条山篦子沟内新发现了一处重要采矿...
    考古奇闻奇闻指数:304
  • 12月5日,记者从运城市文物局获悉,国家博物馆( 微博 )考古工作队在运城市闻喜县石门乡玉坡村西南的中条山篦子沟内新发...
    考古奇闻奇闻指数:228
  • 考古奇闻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