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生命研究新突破:女性身体培育“人造精子”(4)

 

用胚胎干细胞转化的精子培育出的老鼠幼崽图片

真正获得应用还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

韩春生介绍说,在日前公布的日本科学家这一成果中,采用的老鼠胚胎干细胞一部分来自自然产生的胚胎,一部分来自人工诱导的多功能干细胞即iPS细胞。

iPS细胞是体细胞克隆技术的一种新发展。普通的体细胞克隆技术成功率非常低,实用价值不大。2006年,日本京都大学的山中伸弥将四个基因导入至小鼠的体细胞,经重新编程后,诞生出世界上第一株iPS细胞;几乎与此同时,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的汤姆森利用另外的基因,也成功得到了iPS细胞。而这些导入基因在完成了回拨分化时钟的任务后,可以过河拆桥般地将其“卸载”。这种新技术一经公布立即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

然而,美国科学家利用基因芯片技术比较了iPS细胞和人胚胎干细胞之间基因表达的情况,发现其中仍然存在不小的差异。

共6页: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不推荐你看的:

  •  果蝇是科学家们最常使用的探索生命科学的实验生命,微小的果蝇解答人类生命的大问题,其中包括有关于时间如何对生...
    科技探索奇闻指数:296
  • 其实这些研究一点都不可怕,令人恐怖的是这群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科学家试图找到一种可以控制DNA自由打开的开关,通过...
    科技探索奇闻指数:192
  •  美国的研究人员们已发现一中藏在我们唾液中的新生命,这种寄生细菌名为蛭弧菌。...
    科技探索奇闻指数:276
  • 地球总共经历了5次生命大灭绝,科学家认为这些灭绝是件或存在着周期性,这与太阳系边沿的一颗行星有关。...
    科技探索奇闻指数:313
  • 科技探索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