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唐末墓葬群“西京”露真容(2)

这表明“西京”还残存着“人殉”的陋习,这也是唐代末期社会复杂化的体现。“人殉”是指用活人为死去的氏族首领、家长、奴隶主或封建主殉葬。它出现于原始社会末期,而“人殉”制度在殷商时期最为鼎盛。

秦国用活人殉葬始于秦武公,秦穆公死后用人殉葬的数目更大,在已发掘的秦景公墓里就发现有一百多个殉葬的奴隶。

自汉代以后,“人殉”现象虽不乏记载,但终究属于零星发生,那种制度性的、人们习以为常的杀殉已不复见。但在明代却又死灰复燃。朱元璋死后, 46名妃嫔、宫女随朱元璋一同葬入孝陵,其中 38人皆为治丧期间勒令从死。在以后的 70年中,这种野蛮的制度又为朱元璋的后代子孙所效仿,重新成为一种制度,制造了大量人间悲剧。其后,成祖朱棣的长陵有从殉妃嫔 30余人。

而明英宗废止殉葬之举,后世史官亦赞曰:“罢宫妃殉葬,则盛德之事,可法后世者矣”。

清朝初年,“人殉”之制曾有一段死灰复燃,在康熙皇帝即位后发布了禁止殉葬之令,从那以后,“人殉”作为一种制度,才算在中国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对这种在晚唐时期墓葬中出现的类似“人殉”的异常现象,也有考古专家推测,这很可能是一种流行于中国北方部分少数民族的迁葬形式,也就是说某些少数民族成员的遗骨从别处被迁至凤翔,再按照其亲缘关系合葬于一座墓内。

共4页: 上一页1234下一页

不推荐你看的:

  • 大约5300年前,在今天的尼日尔中部地区,一个女人和两个小孩儿死去了,他们的死因至今无人知晓。三个人被小心地埋葬在...
    考古奇闻奇闻指数:503
  • 4日起,中国考古学者正式对新疆帕米尔高原上一处独特蹊跷的黑白石墓葬群进行考古发掘工作。这个墓葬群由新疆考古队于...
    考古奇闻奇闻指数:398
  • 近日在渠县青龙乡山坪村考古时,意外发现130余处古洞穴,疑为东汉晚期悬崖墓葬群,距今有1800多年的历史。 据参加此次考...
    考古奇闻奇闻指数:528
  • 湖北日报讯 10日,在襄阳市某建筑工地发现墓葬40余座,当天清理出4座高规格仿木结构砖石宋代墓葬。在墓葬内发现有朱书墓...
    考古奇闻奇闻指数:1502
  • 考古奇闻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