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四连罐南越国

畜模型东汉
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广州市考古所考古勘探面积达55万多平方米,发掘古遗址8000平方米,清理先秦到明清时期的古墓葬785座,出土重要的文物标本4000多件
南都讯昨日,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以下简称考古所)召开了2010年、2011年度广州田野考古与文物保护成果汇报会,会上重点介绍了新发现的古代城墙、古墓葬。
据考古所所长冯永驰介绍,这两年是广州市考古所的“丰收年”,考古勘探面积达55万多平方米,发掘古遗址8000平方米,清理先秦到明清时期的古墓葬785座,出土重要的文物标本4000多件(套),在增城经济开发区也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据介绍,中山四路鸿晖大厦发掘的东汉—宋代城墙遗址、广州市老城周围发现的从南越王时期至明代的488座古墓、广州医学院新校区明清墓地以及增城经济开发区的考古是这两年来广州市田野考古最重要的发现。
“广州老城近郊是古墓葬重点埋藏地带,”考古所考古研究室副主任易西兵告诉记者,2010年1月到2011年12月,考古所在广州老城周边东、北、西多个地点进行了发掘,共发掘古墓488座,“我们的发掘任务非常重,基本上一天半就要发掘一座墓,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二期工程建设发掘时,50平方米内就发现了7个墓葬,密度非常高。”这两年发掘的墓葬,时代最早可以上溯到南越王或者战国时期,最晚到明代。“这两年我们收获还是不错的,只是因为发掘工作太重了,所以两年来,才第一次有机会和大家分享我们的工作成果,”易西兵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