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建筑面积堪比1/5个故宫(2)

  记者:在兵马俑出土后,人们对于陶俑身上的颜色感到非常惊奇,这次的陶俑在颜色上也更加丰富,不断印证兵马俑“千人千面、千人千色”的猜测。

  申茂盛:是的,这次发现的陶俑有的是黑色眼睛、有的是灰褐色眼睛,还有一个是红色眼珠、黑色瞳仁。不只是陶俑,我们发掘出的柲、弩、鼓等各种器物上的彩绘均有保留、秦俑服饰上的颜色也非常多。事实上,兵马俑世界是个彩色世界,目前发现的陶俑几乎都是“彩绘”,但是由于秦代的时候彩绘工艺水平低,再加上后来的破坏,很多陶俑的颜色脱落,但是仔细观察陶俑的细微处还是能发现彩绘痕迹的。

  记者:对于彩色陶俑的发掘,最关键的问题可能就是对色彩的保护。这次发掘对于这方面应该有了很好的应对措施。

  申茂盛:这次发掘可以说是力求做到细致再细致。对发掘的每一个环节,环节与环节之间的衔接都考虑得非常周全。在发掘过程中,一旦发现彩色陶俑,发掘工作就立刻先停止,请彩绘保护人员跟进,比如喷药水、贴保护膜等。我们和修复保管部门进行交流,制定方案,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发掘。这次发掘彩绘出现的比较多,所以我们的工作就尽可能的细一些,因此整个发掘的速度就会慢下来。

  记者:慢工出细活,这次考古发掘比起前两次发掘在时间上更为漫长一些。

  申茂盛:是的。整个一号坑我们分为T1-T27共27个区域。1978年到1979年第一次发掘了T1、T2、T10、T19、T20这五个区域,第二次发掘1986年开始,只进行了一年,但发掘了T11、T12、T13、T21、T22这五个区域。最初我们的发掘计划是5年发掘2000平方米。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希望在第三次发掘上,不仅仅是在彩绘上,包括对各种迹象的辨别,对陶俑残片的提取上,都能尽可能多的收集信息。比如现在每提出一个俑,就要把属于这个俑的残片全部找全。这样我们挖一个俑,关于这个俑的资料也就收集差不多了。最多的时候,一个俑要提取100多个残片。虽然考古工作的速度受到影响,3年时间我们对T23方的发掘进行到一半,但从科学研究的角度上,更细致的工作将为以后的历史研究提供更多的实证。

共6页: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不推荐你看的:

  • 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最为伟大的帝王之一,他的陵墓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庞大的古墓,已经发现的秦始皇兵马俑只是秦始皇陵墓...
    考古奇闻奇闻指数:1269
  • 秦始皇,嬴姓,赵氏,名政,又名赵正(政)秦政,自称祖龙。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
    考古奇闻奇闻指数:365
  •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秦始皇陵自被发现以后就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谜团,...
    考古奇闻奇闻指数:624
  • 考古学家在对破碎掉的秦兵马俑进行修复时,通过分析秦兵马俑的成分发现,它竟然有人体的构成部分。这一发现让考古...
    考古奇闻奇闻指数:308
  • 考古奇闻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