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陇文化与秦国的崛起的关系(2)

  秦在建立初期因国小力单,无力向东扩展,就转而向西戎各部族发动战争,扩充力量。秦穆公时,向西“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秦在关中的崛起也促进了这一地区的民族融合,并形成“民风尚武,民气胜于六国”的地域特点,秦国的军队被称为“虎狼之师”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当然,在尚武风气的背后,也暴露出秦人性格中的野蛮残暴成分。秦人的野蛮性有时达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如公元前260年,秦军围攻赵上党,赵将赵括突围失败,被乱箭射死,四十万赵军向秦军投降,秦将白起竟把他们全部坑杀。这一事件虽不应排除白起个人性格中的残暴因素,但也多少反映了秦人普遍具有的暴戾性格。当这种残暴再搭配君主的极权,就难以避免地形成威猛治国的局面,而当它超过人民的承受力时,国家就可能陷入分崩离析的状态,无法长久。这可能也是秦朝二世而亡的原因之一。

  在秦日渐强大的历史进程中,秦陇之民还养成一种强烈的事功精神。从秦穆公到孝公再到昭王、庄襄王及至始皇,从百里奚、商鞅到范睢、李斯,就是这一精神的突出体现者。秦人的事功精神源远流长,它建立在文化功利主义取向之上,与秦文化的叛逆性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种追求事功的精神,决定了秦人在强国之路上采取法家的主张而绝弃儒学。同尚武精神一样,秦人的事功精神也有反面因素,那就是非道德主义倾向,即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秦人处理邦交,攻伐时,往往背信弃义,翻云覆雨,如秦对楚怀王的欺骗及造成屈原的悲剧就是明显的例子。这种行为与道德准则大相径庭,虽然使秦国在统一的过程中如虎添翼,但也使六国人更加痛恨秦的统治。这就使秦的统一只是国土的统一,而人心反而在一次次的军事与政治胜利中丧失殆尽,并且在统一大业完成后,始皇帝仍不肯收敛事功的程度,大兴土木,强征人民戍边长城,严刑苛政,最终使统一帝国的崩溃一发而不可收。
 

共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

不推荐你看的:

  • 张仪,战国时期最有名的说客之一,拥有三寸不烂之舌,在秦国拥有不少丰功伟绩。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说说张仪,关于秦国...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02
  • 蒙恬是秦国大将,深得秦始皇喜爱,包括蒙恬的弟弟蒙毅也得到了重用。正是功成名就时,不禁让人怀疑蒙恬怎么死的,蒙家...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05
  • 嬴政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全国的人,嬴政的父亲是谁,想必能够生出这里厉害的儿子,父亲也并不是庸俗之辈。嬴政是...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04
  • 秦国在秦始皇嬴政的带领下灭了六国统一了天下,但是秦国灭六国顺序是怎么样的呢?秦国是第一个统一我国乱世的场面,但...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03
  • 历史野史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