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扶绥龙"化石展带你"穿越"白垩纪(3)

  活动之谜:庞然大物如何移动?

  “不用害怕扶绥龙,它跑得没你快。”莫进尤幽默地说,根据脚印得出扶绥龙的移动速度,比人类步行还慢。它依靠粗壮的四肢支撑身体重量,是陆地生物,也不排除为了逃避肉食龙、酷暑等会去水里呆着。但有个问题:这样的体重陷进水里的淤泥,还能不能上来?

  扶绥龙虽然大,但也是肉食龙的猎物,幼体、老弱病残者照样会被捕食。它的武器可能是尾巴,有的蜥脚类恐龙尾端会有一个硬硬的尾锤,甩动起来像鞭子、钉头槌一样,可以自卫。

  演化之谜:1亿年演化,“大象”变巨龙?

  比扶绥龙早1亿年的蜥脚类恐龙化石也才五六米,像大象那么大,用1亿年演化到这么大的个体,有没有可能?

  莫进尤说,这样的演化是有可能的。与扶绥龙同期的食肉龙也才五六米长,抬头能够到扶绥龙的肩膀。而7千万年后才出现的霸王龙就有10米了。人类才200多万年演化史,如果再给一亿年,估计也会有很大的变化。

  从骨组织研究推算,有说蜥脚类恐龙有50年左右寿命的,生长速率可能是一年长1米或两米,比较快速。也有说长到扶绥龙这么成熟的个体需要几百年。而人类所知的大象寿命是七八十岁。

  灭绝之谜:为何同一地方堆叠多具化石?

  为什么茏草岭同一个地方会有多条恐龙的堆叠?是否与恐龙灭绝有关?

  莫进尤说,扶绥那派盆地是1.2亿年前后形成的,当时可能是一个很大的湖泊。恐龙化石各部位有分散,说明经过一定距离的水流搬运,应该是在死后被河流冲入湖中沉积入坑。肉食龙牙齿等也是死后被冲进坑,正好堆在一起,被泥沙埋住才能成为化石。

  那派盆地的局部地壳变化,不足以影响整个恐龙家族的灭绝。恐龙灭绝是在此6千万年以后的事情,估计是地外行星冲击影响造成,恐龙的生理不适应地球环境大幅变化导致灭绝。

  广西的七八个恐龙化石发现地点,地质年代最早的是防城港江山半岛发现的侏罗纪化石,距今1.5亿年左右。接下来是茏草岭的白垩纪早期,距今1.2亿年,下来就是距今七八千万年白垩纪晚期的鸭嘴龙
文章推荐:帝蝎 人体悬浮术 扁鹊是哪个朝代的 雷击事件

共3页: 上一页123下一页

不推荐你看的:

  • 左图为展出的蓝湖犀牛模型,右图为国外网友手绘的情景模拟图。 公园大道上游客的脚印能存留多久,沙滩上那个嬉戏孩童...
    考古奇闻奇闻指数:397
  • 英国多赛特郡一处海滩上的一座悬崖在圣诞节期间倒塌,露出了数百件远古生物留下的化石,吸引了成百上千的化石爱好者。...
    考古奇闻奇闻指数:329
  • 一枚嵌在石头中的螺丝状物体让科学家十分困惑。 其呈现出的螺丝形状可能实际上是该生物的反转形态,也就是说,岩石在...
    考古奇闻奇闻指数:453
  • 考古学家们每天都在世界各地寻找着距今数以万年计之前的动物们的化石,从而借此揭开困扰科学家们数千年的地球进化之谜...
    考古奇闻奇闻指数:847
  • 考古奇闻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