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原遗址两座大墓出土众多文物(2)

 

  阳燧

  阳光下三五秒生明火

 

  在出土的众多文物中,一件小小的如同铜镜的文物,则颇令人惊奇。考古专家称之为“阳燧”,直径10厘米左右,这在周原遗址是第二次出土,其作用则是当时的取火工具,十分罕见。

  在古代,人类从利用天然火到后期的人工取火,如钻木取火、摩擦或击石取火,西周人还发明了阳燧,为人类的文明作出卓越贡献。阳燧,是古时用铜质制成的凹面镜,取火原理则是让阳燧的凹面的抛物面镜面向太阳,使太阳光照于其上时,通过其反射而聚焦,使温度升高从而点燃阳燧中的可燃物。在《淮南子·天文训》:“故阳燧见日则燃而为火。”

  这么小的凹面镜真能取火吗?考古人员在1995年周原遗址发现一西周青铜阳燧,后来,专家照其翻模,铸造了一件复制品。

  经试验,在强阳光下,复制的阳燧最快时只需三五秒钟,即可将放置在其焦点处的易燃物引燃而产生明火。
 

共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

不推荐你看的:

  • 世界上发现过很多的木乃伊,其中最早的木乃伊就是冰人奥兹。他死于5300年前,在阿尔卑斯山被发现,后经研究是被人谋杀...
    考古奇闻奇闻指数:438
  • 马王堆是一个墓地,很早前出土了一位马王堆女尸辛追。辛追去世两千多年,出土时面貌保存完好,皮肤还有弹性。马王堆女...
    考古奇闻奇闻指数:446
  • 在网剧《鬼吹灯之精绝古城》中,鬼洞族的秘密让很多人都十分感兴趣。精绝古城中的鬼洞族为何会被毁灭呢,而精绝女王又...
    考古奇闻奇闻指数:936
  •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最早的文明古国之一,而中国的文明遗迹不仅仅都是帝王墓之类的,中国也有类似古玛雅的远古遗迹,...
    考古奇闻奇闻指数:725
  • 考古奇闻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