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墓穴为何空空如也?
其实,在石柱龙河流域,山黄岩崖棺群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在龙河中上游,类似的墓穴有2000余个,分布在100余处类似山黄岩这样的峭壁上,组成了“崖棺博物馆”。
在考古人员曾经对石柱崖棺葬的考察中,发现的可移动文物极为稀少。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林必忠告诉记者,“在邻近的四方石崖棺墓群中,发现了一些朽残棺木,人头骨、下颌骨、肢骨、脊椎骨等,还发现了两口小木棺,大的长1.8米,小的仅有0.5米长。目前这两口木棺保存在三峡博物馆。”
而山黄岩崖棺群自从1987年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被发现后,并未发现任何可移动文物。
既然是墓葬,但为何大多数洞穴都空空如也?林必忠解释,崖棺葬有千余年历史,由于放置崖棺的墓穴比较浅,经过上千年的风吹雨打,棺木垮了,加上老鹰、耗子等的啃食,还有一些历史人为原因,造成崖棺葬里极少保留可移动文物。
2
墓葬属于哪个时代?
林必忠多年来一直从事崖棺葬的研究。崖棺群的墓穴里没有任何文字记载,其年代应该如何推测?为了解开谜团,林必忠翻阅了大量史料,据《朝野佥载》、《溪蛮丛笑》记载,历史上只有僚人有崖棺葬习俗,他们的这种习俗从西晋时代就开始了。而据石柱地方志记载,唐宋时期曾有从贵州迁徙而来的僚人(今仡佬族),定居在石柱的龙河流域。
“由此可以推测,龙河流域的崖棺葬,也是迁徙至此的僚人留下的遗迹。”林必忠说,唐宋时期贵州的僚人沿着溪流经湘西、鄂西到了石柱,所经之地的崖壁上都留下了崖棺葬的遗迹。以此来看,他认为龙河流域的崖棺葬应属于唐宋时期。
3
崖棺与悬棺有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