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奇闻趣事500则(29)

【169】

  1885年4月18日,中日签订《天津会议专条》。清政府代表李鸿章在天津与伊藤博文签订。共三款,另附李致伊文书一件。内容:中日同时从朝鲜撤兵;将来朝鲜国若有变乱重大事件,中、日两国或一国要派兵,应先互行文知照。这样,日本获得随时可以向朝鲜派兵的特权。后来日本利用此约发动了中日甲午战争。
 

【170】

  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长江战役,先败后胜,让几乎完蛋的满清得以苟延残喘。慈禧问:爱卿治兵有何诀窍?国藩说:大王,一共七点:1、把看不顺的人看顺;2、把看不起的人看起;3、把不想做的事做好;4、把想不通的事想通;5、把快骂出的话收回;6、把咽不下气的咽下;7、把想放纵的心收住!曾国藩
 

【171】

  维新变法失败后,谭嗣同等人在押往刑场的路上被愤怒的老百姓骂洋奴,用鸡蛋砸,宋教仁因为开创议会政治而倒在血泊中的时候,国人一脸茫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孙文开办黄埔军校,准备北伐战争,国人马上看懂了,立即响应。在中国,不管是统治者还是老百姓,唯一听得懂的语言就是枪炮。
 

【172】

  在西汉历史上,汉武帝虽然有北击匈奴的伟业,实际上比汉文帝差得太远。文帝是少见的不愿意劳民的皇帝,不仅自己不兴土木,度用节省,而且赋税最低,连临时的遗嘱都要强调不许搞全国吊唁,不许百姓为自己发丧。不折腾百姓的统治者,就是最好的统治者。——张鸣说史
 

【173】

  【娈童】汉语娈童本义是指美少年,“娈”是容貌美好的意思,至南北朝左右开始专指与成年人发生性行为的男童或少年。古时达官贵人,尤其明朝,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并不以“好男色”为耻,且达官贵人家所养娈童到达一定年纪,是可以脱离其所在大家庭,如同常人一样结婚生子,并不受特别严重的歧视。
 

【174】

  【中国历史上十大对外作战名将,排名不分先后】一、李牧;二、蒙恬;三、卫青;四、霍去病;五、李靖;六、王忠嗣;七、徐达;八、戚继光;九、萨布素;十、彭德怀。
 

 

共84页: 上一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下一页

不推荐你看的:

  • 大唐建立的初期,那还是一个比较动荡的时期,外面还有叛军在行动,而内里,太子的竞争永远是一个王朝避不开的话题,玄...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34
  • 我们现如今经常用背水一战来形容决战,在古代背靠水而战乃是兵家大忌,背水一战的主人公是谁呢?能在这么不利的情况下...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05
  • 大家都知道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此后三顾茅庐成了一个常用成语,而还有一个以相应的成语叫做初出茅庐,而初出茅庐的主...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04
  • 张仪,最有名的说客之一,历史上对这一人物的记载也有不少。但是有一部分对张仪的私生活还是比较关心的,张仪的老婆是...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00
  • 历史野史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