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符号 两两重复 神秘竖排(图)(3)


  “不能简单地和甲骨文比,甲骨文是和汉字系统一脉相承的,有的原始文字虽然看起来像甲骨文,但它只是良渚时期的原始文字。文字,不等同汉字。”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古文字专家曹锦炎对记者说。
  
  也有人认为,刻画符号一步步发展成原始文字,或许慢慢进化成了甲骨文。但高蒙河认为,他们可能是两条不同的家庭谱系,各有各的成长源流和脉络。
  
  比如,在平湖庄桥坟遗址之外,考古界曾在山东龙山文化的丁公遗址,以及江苏龙虬庄遗址,都发现过原始文字,年代也和良渚文化差不多。但高蒙河认为,这些文字,就明显和甲骨文缺少直接的源流关系。
  
  “甲骨文是直线条划出来的块状文字,而丁公遗址等地发现的原始文字,不少是呈曲线笔划的,一团一团的,这种文字再发展,也不太可能成为甲骨文。”
  
  还有一个证据,也说明他们之间没有“先来后到”的关系。
  
  高蒙河说,晚到战国时期,工匠仍然会在器物上刻画符号,而这时明明已经出现了文字,为啥还要画符号?
  
  因此,刻画符号、原始文字和甲骨文之间的“三角恋”,错综复杂,“这就像猴子的进化一样,一部分变成了人,有一部分还是猴子。”
  
  至于庄桥坟发现的原始文字,是不是中国文字的起源,就更不能盲目地下结论了。
  
  “中国文字可能是多地区、多起源的,最后,不同的支流一点点统一起来,有的消失了,有的变成了死文字,有的成为了甲骨文。”
  
  因此,高蒙河认为,中国文字的起源,至少从目前已有的考古发现看,不能用单一起源说,而应该实事求是地展现多元说
  
  

共3页: 上一页123下一页

不推荐你看的:

  • 金庸老先生的著作《天龙八部》里就曾以契丹人乔峰为原型,描述过契丹人被全族灭杀的情景,历史中确实存在过契丹民族,...
    考古奇闻奇闻指数:456
  • 但是,在秦始皇以前人们还没有意识到水银有这些作用。 在那个时候,人们为了解决黄金不足的困难,发明了镀金镀银,而水银是...
    考古奇闻奇闻指数:2755
  • 据报道,在这块35厘米长、20厘米宽和12厘米厚的石头上刻着62个精致的图案,其中包括昆虫、鱼、玉米等,一部分图案重复出...
    考古奇闻奇闻指数:1314
  • 现场考察发现的恐龙足迹铸模化石 专家准备对恐龙足迹进行拓片研究 (神秘的地球报道)据华西都市报(刘建 华西城市读本...
    考古奇闻奇闻指数:697
  • 考古奇闻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