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住上万平方公里领土的晚清大佬

  曾历任晚清内阁大学士和兵、礼、工、吏部尚书,军机大臣、总理衙门大臣等重要职务的李鸿藻,由于其名字和李鸿章只差一个字,常常被不熟悉清史的读者误读,以为其和李鸿章是兄弟关系,至少也是同族兄弟。其实这二李只是同朝为官而已,名字相近只是巧合,李鸿章安徽人,李鸿藻是河北人,毫无血缘关系,但有两个共同点,其一,两人都是晚清牛人,其政治地位难分伯仲。其二,两人都是孔继勋的门生(道光二十四年(1844)甲辰科,孔继勋以内阁学士任顺天乡试副考官时录取李鸿章、李鸿藻为举人)。
  
  李鸿章的胞兄李瀚章官至两广总督,也是晚清的封疆大吏之一,在晚清史上的曝光率也很高,李鸿章的弟弟李凤章也曾与两位哥哥并列封疆,李鸿章家族人才济济盛极一时,所以导致大家误以为李鸿藻也是李鸿章的哥哥或弟弟。
  
  其实,李鸿藻与李鸿章非但没有血缘关系,而且政见不同,还是朝中的死对头。李鸿藻是“清流派”的主将,而李鸿章则是“洋务派”重臣。李鸿藻曾策动“清流派”弹劾洋务派李鸿章。甲午之战时,李鸿章以直督主和,当时的翰林则一致主战,李鸿藻以礼部尚书之职主战,布告中外对日宣战的诏书都是李鸿藻一意坚持颁布的。北洋军队战败后,李鸿藻向朝廷主张杀李鸿章以谢天下。他还曾对光绪皇帝说:李鸿章的专横跋扈不亚于年羹尧和和王申。
  
  李鸿藻,字季云、寄云,号石孙、兰孙、砚斋。1820出生于河北省高阳县庞口镇。李鸿藻的祖父李殿图,字桓符,官至福建按察使、布政使,安徽、福建两省巡抚。李鸿藻的父亲李辙通,字尊轩,号曙楼,曾任广西贺县知县等职。李鸿藻少年时代就聪明过人,读书过目成诵。他17岁中秀才,24岁中举人,一年后又中进士,从此开始了他长达50余年的为官生涯。曾历任清内阁大学士和兵、礼、工、吏部尚书,军机大臣、总理衙门大臣等重要职务。他还是同治皇帝的老师,有“高阳相国”之称。他经历了咸丰、同治、光绪三朝,是晚清三朝阁老。

共3页: 上一页123下一页

不推荐你看的:

  • 香港九龙城寨,曾经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地方,0.02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住着5万居民。历史上是宋朝用守卫盐场的城寨,后经...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370
  • 咱们的文学史把宋朝词人分两派,一派叫豪放派,一派叫婉约派。婉约派的代表是李清照,豪放派的代表是辛弃疾,这一男一...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4866
  • 历史野史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