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女监酷刑:被断手足挖眼睛的戚夫人折磨至死(3)

  汉代的掖廷邵狱在管理上逐步规范,并设置了专管女犯监狱的官置——掖廷令。掖廷邵狱名为关押犯罪者,其实大都是政治斗争、宫廷之争的牺牲品。甚至,是含冤入狱。李陵抗击匈奴失败后,其家人全部入狱,他母亲被囚于保宫狱。

  汉武帝末期,一方面将钩弋夫人的儿子立为太子,另一方面又无缘无故地将钩弋夫人关入掖廷诏狱。事后,大臣不解,武帝道出了原由。“子幼母壮,独居一处,岂不淫乎?”就这样,钩弋夫人在监狱里不明不白地了却余生。

  在汉代,女犯监狱除了永巷、保宫之外,还有暴室,属掖廷令。暴室是拘禁惩罚有罪的宫女、皇后、贵人的地方。她们受惩罚后,主要是为皇家制衣做被。由于漂染的纱布都要暴晒,故取名“暴室”。

  汉桓帝好色,除三宫外,博采宫女六千余人。对此,皇后不满,后受许贵人挑拨,桓帝废了皇后,打人暴室,郁郁而死。

  蚕室 处罚宫刑囚犯的监狱

  蚕室,本意是养蚕的地方,但为什么把这样悠闲之地与可怕的监狱联系在一起呢?因为原本蚕室怕风,受了宫刑的人也怕风,也需要像蚕室一样避风取暖,故把蚕室演义为监狱。

  在汉代,设有蚕室署,负责处理宫刑囚犯的管理。受到宫刑的罪犯,即“丈夫割其势、女子闭子宫”。这种刑罚在汉之前已有,但设置部门进行管理,并单独对此类囚犯进行处罚关押,还尚属首次。

  从刑罚的角度上来看,宫刑是仅次于死刑的一种刑罚,但从肉体上和精神上来说将是一种莫大的摧残和耻辱。很多此类囚犯宁愿接受死刑,也不接受宫刑,但有些囚犯为了事业、前途或者家庭,也会被迫接受。

  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因为败将李陵进言而激怒武帝,将其逮捕,判为死刑。若按当时法律,钱可折罪,可以免去司马迁死刑或接受宫刑,但司马迁没钱,好在“皇恩浩荡”,司马迁没钱也未受到死刑,而是改判为“宫刑”。就这样,为了《史记》,司马迁还是忍辱负重,在蚕室完成了令人称颂的鸿篇巨作《史记》。

共5页: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不推荐你看的:

  • 公主天生都是被宠爱的对象,但生在朝末国破家亡之时,却基本上都非常的惨。长平公主是明朝的最后一位公主,而她就被自...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04
  • 史上最惨的夫人莫过于戚夫人了,从下面戚夫人人彘图片中可以看出到底有多惨!戚夫人是刘邦最喜欢的宠妃,能歌善舞、知...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398
  • 追根溯源,中国的监狱起源于夏代的丛棘,亦称棘丛。棘,植物名,亦称酸枣树,多生于山中和野外,开绿色小花,叶呈椭圆形,茎上多...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846
  • 历史野史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