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7年后再访遗迹,满头银发的杜教授有点兴奋,一路上都在介绍该处遗迹的点点滴滴。
去过石碣村的人也许都会被村委会后方那一座南北走向的石山所吸引。其实,这是一座罕见的海蚀遗迹,长约200米、宽20余米、高8~10米。据地理专家多年考证发现,这些石块是由硅质石灰岩被海水侵蚀而成,坚硬无比,其中海蚀崖高10米;西南侧被海水冲击成几个深达2米、高约3米的海蚀洞,洞内还有许多的小洞;前方还有宽6~15米的海蚀平台,台上有几根高1~2米的海蚀柱。
在礁岩上可见以蓝砚、蛤蜊蝌为代表的海生贝壳层。专家推测,该遗迹形成于中到晚期的全新世海进时期,距今约4640~5000年。由此可见,如今的南海官窑、松岗石碣、里水沈村、盐步罗村等地与禅城河宕贝丘遗址发现的牡蛎壳等可能都是当时海平面附近的海上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