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宗女,一共有七个等级,其中固伦公主、和硕公主两级属于皇帝之女,固伦公主一般是正宫所生,和硕公主一般是后妃所生,不过两种公主的封爵有的时候也随主观意识(皇帝的喜爱)以及客观条件(嫁与的夫家情况)而决定。这个很多人都知道,这里不赘述。
严格的来说,公主和宗女虽然都可以被称为“宗女”,但是公主的待遇远比其他宗女要高。在俸禄、爵位、乃至于府邸等仪制上,截然不同。所以我们这里对于公主不进行详述,主要讲解宗女。
讲解宗女,必须涉及的一个词汇就是“格格”。
格格,即满语的“gege”,其最初的含义有两个,其一是对姐姐的称呼,其二是对女子的尊称。特别是后一种,到了入关后依然常用。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都说,“格格不是皇族专用的词汇”的原因。
举个例子,《清文指要》里这样一段话,是讲旗人之间结亲时常用的对话——
“gege be tuwaha manggi, age be inu hūlame dosimbufi, ubai taitai sade tuwabuki, ishunde gemu gūnin de acaha sehede, jai gemgkileci, inu goidarakū kai。”
汉语直译:“看过了gege之后,也把age叫来进看后,让这里的太太们看看,彼此合意了,再磕头,不是也不迟吗。”
这里的“gege”即指姑娘、女孩儿,由原文上下文可以见到,肯定并非特指皇族女子。大体来说,这种称呼基本适用于所有旗人女子,特别是旗人的世家女子。
那么,为什么有人会认为,“格格均是皇家女”呢?因为宗女的封号,基本都是“xx格格”。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格格”,需要前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