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活命,萧何自毁声誉自证其污

  萧何自毁清誉是君主时代臣子的悲哀
  
  萧何是汉初三杰之一。刘邦曾经评价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比不上子房;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给粮饷,保证运粮道路不被阻断,我比不上萧何;统帅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取,我比不上韩信。”再深入分析一下,张良在汉朝建国后已经不管事,韩信在被贬为淮阴侯以后基本处于一种被“限制居住”状态;萧何曾经是刘邦的上司,在沛县期间经常资助刘邦,还利用自己官吏的身份多次保护过刘邦。反秦起义时,萧何自觉奉刘邦为“主公”,始终如一,从无二心,是刘邦班底最早、最基本、最主要的成员。张良虽然也较早依附刘邦,但比萧何要晚一些,中间还当过韩国的司徒,刘邦被封为汉王就国时还没有跟随前去。韩信是因为萧何的极力推荐才有机会展示才华的,有句话叫做“成也萧何”,意思就是萧何成就了韩信。这样一比较,萧何对整个汉朝的贡献,似乎又比张良和韩信要大。
  
  萧何勤于公务,还是在当秦朝官吏时,就通晓法律,办事条理,在一郡公务考核中名列第一。萧何不爱钱财,当刘邦的军队进入秦国都城咸阳时,将领们都争着夺取分刮钱财,唯独萧何进入丞相府,收取了秦朝的所有文献资料。正是靠着这些资料,作为被封在流放犯人地区的汉王刘邦,才能够了解天下基本情况。萧何一生简朴,购置田产必定要在偏远贫瘠的地方,建造家园不求奢华。在他看来,如果后代能像他一样贤能,有了这些足可以安身立命;假如后代不贤能,有权势的人看不上这种地方,不会有意夺取,反而可以保住这些家业,过上普通人的日子。

共5页: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不推荐你看的:

  • 美国是一个经济非常发达的国家,不管是在经济方面还是在政治文化方面,他的管理都是非常的有特色,但是各种各样的总统...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83
  • 花园口决堤,被称之为是世界惨案之一。所以它还有一个名称,叫做花园口惨案。事件发生于1938年的5月19号,日军侵略中国...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307
  • 黄继光是出生在四川省的一个小山村里面,他在小的时候家里是非常贫穷的,而且当时的时候他的父亲经常会受到一些地主的...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47
  • 在我们科学家的研究历史中都有着无法理解的问题所在,而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就是地理学与生物学领域至今无法攻克的难题...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22
  • 历史野史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