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师误国的七位平庸统帅

  中国古代历史上朝代更替频繁,战争不断,为了争夺王位和政权,常常烽火连天,白骨遍野,总得来说呢,势力的强弱是往往是决定胜负的关键,但也有这么一句话,“一将无谋,累死千军。”战争中领导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了,军事统帅的昏庸有时也能使胜负的天平发生戏剧性的倾斜。以下粗浅地总结出七大“庸帅”误国的例子,以警后世。
  
  ▓子兹父:又名宋襄公。春秋五霸之一。公元前650年即位。齐桓公死后,诸子争位,宋襄公用武力护送齐太子昭回国,夺取君位,此即为齐孝公。宋襄公自以为立孝公有功,企图以此为资本继齐之后而霸。但宋国毕竟实力不足,加之宋襄公本人又迂腐固执,宋襄公称霸最后成为了人们的笑谈。
  
  宋襄公为了削弱楚国,出兵攻打郑国;楚国出兵攻宋救郑,楚宋间就爆发了泓水之战。当时的形势是楚强宋弱。战争开始时,形势对宋军有利,可宋襄公死抱住所谓君子“不乘人之危”的迂腐教条不放,拒绝了子鱼的正确意见,以致贻误战机,惨遭失败。
  
  其霸业也以失败而告终。宋襄公的“仁慈”正应了一句中国俗语所说的“慈不掌兵”的禁忌。
  
  ▓赵括:马服君赵奢之子,也叫马服子,战国时赵国大将。他只会空谈其父所传兵法,实际中不能根据实际情况来灵活指挥作战。
  
  公元前260年,赵国中秦国反间计,用赵括代替老将廉颇,赵括一反廉颇的策略,改守为攻,在长平主动全线出击,向秦进攻。秦将白起分兵两路:一路佯败,把赵军吸引到秦军壁垒周围;一路切断赵军后路,实行反包围,使赵军粮道断绝,困于长平。赵军四十六日不得食,分四路突围五次不成,赵括被乱箭射成刺猬一般,全军瓦解倒戈,四十余万赵兵尽皆被秦人坑杀。

共6页: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不推荐你看的:

  • 美国是一个经济非常发达的国家,不管是在经济方面还是在政治文化方面,他的管理都是非常的有特色,但是各种各样的总统...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83
  • 花园口决堤,被称之为是世界惨案之一。所以它还有一个名称,叫做花园口惨案。事件发生于1938年的5月19号,日军侵略中国...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307
  • 黄继光是出生在四川省的一个小山村里面,他在小的时候家里是非常贫穷的,而且当时的时候他的父亲经常会受到一些地主的...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47
  • 在我们科学家的研究历史中都有着无法理解的问题所在,而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就是地理学与生物学领域至今无法攻克的难题...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22
  • 历史野史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