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密李隆基为何再次上演玄武门之变

  有唐一代,打开政变这一潘多拉盒子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因太子李建成与当时还是秦王的李世民不相容,李世民遂伏兵玄武门,将太子李建成和三弟齐王李元吉诛杀。三天后李世民被立为太子,两个月后唐高祖李渊禅位于李世民,史称唐太宗,此次政变被史家称为“玄武门之变”。而李隆基的政变和登基也几乎与曾祖父李世民如出一辙。可见李隆基对其曾祖父的尊崇和研究是如何地深刻了。那么,李隆基为何要策动第二次玄武门之变(即史称“唐隆之变”),又是怎样一举获得政变成功的呢?让我们逐一揭开这层历史迷雾吧!
  
  李隆基,史称唐玄宗,又称唐明皇,当了四十四年皇帝,既创造“开元盛世”,也制造了“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知名度最高故事最多的皇帝之一。但李隆基并非娘肚子里出来就该是天子.李隆基的父亲李旦是唐高宗李治的第八子,而他则是李旦六子中的老三,按古代嫡长继位的一般规则,这父子二人都没有当皇帝的资格。但事情就这么蹊跷,大唐王朝自开国至此,还没有人是以皇长子的身份登上帝位的。那么,李隆基是如何当上皇帝的呢?这要从“唐隆之变”说起。
  
  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张柬之等发动“神龙革命”,革周复唐,迎唐中宗李显复位。李显是一个昏庸的皇帝,既纵容老婆,又溺爱女儿,并听任她们胡作非为。景龙四年(公元710)六月,李显被一心想当女皇的老婆和恣意要当皇太女的女儿害死。这就给早就在一旁侧目,伺机而起的李隆基及其姑母太平公主以可乘之机。又一场残酷的宫廷喋血就这样发生了。
  
  李显死后,韦后先将十六岁的李重茂立为皇太子,随即又立为皇帝,自己则学武则天临朝称制。继而又密谋害死李重茂,再除去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行武则天革唐故事。韦后自知人心不附,遂调五万兵马,由韦氏族人分领,守护宫庭。就在这剑拔弩张,事变一触即发之际。平时紧附韦氏的兵部侍郎崔日用,深知李隆基平日厚结羽林豪杰并非善类,害怕谋唐之事一旦反复,必大祸临头。于是暗中使宝昌寺和尚普润直入临淄王府,去向李隆基告密。情况紧急,李隆基立即起身道:“事不宜迟,和尚先回寺,即密告日用,即日行动。”

共4页: 上一页1234下一页

不推荐你看的:

  • 说到唐玄宗李隆基,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最受其宠爱的杨贵妃,不过可能有人会问了,既然杨贵妃那么受宠,为何不封后呢?唐...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01
  • 说起唐朝,除了贡献最大的唐太宗李世民外,最令人熟知的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武则天了,而另一个则是使大唐...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03
  • 李隆基和杨玉环其实是公公和儿媳妇的关系,那么之后李隆基和杨玉环又是怎么发展为夫妻关系的呢?毕竟李隆基是帝王,当...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02
  • 说起唐朝,除了贡献最大的唐太宗李世民外,最令人熟知的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武则天了,而另一个则是使大唐...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01
  • 历史野史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