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曲》
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
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
花中来去看舞蝶(蝶舞),树上长短听啼莺。
林下何须远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
这是一首简洁灵动的也是唐朝最早出现的七言排律诗。很好理解,上苑:即上林苑,在今河南洛阳市东,是养禽兽、种花木供帝王游乐的场所。
兰闺:是指古代女子居室的美称。因女子多喜置兰花,故称。
偷面色:是说生长在井边上的桃树,偷得了艳妾的美容,所以它才显得美丽。而生长在屋檐前的柳枝也是学了这位艳妾的腰肢,才显得轻柔飘动。
于是,在桃柳之间,看来来去去的蝶舞,听鸟的啼声长长短短的鸣叫。
这首诗名为“春游”,实际是借春游写一位美女,很有特色。它不说游春的妾面如桃花,而是说桃花之所以美,是因为它“偷”得了妾的“面色”;不说妾的腰肢好似风摆柳,而说是嫩柳学得了那妾的“身轻”。游春人在上林苑的红花嫩柳中看蝶舞、听莺啼,但上林苑又像一面镜子,让读者看到了一位自游自乐的绝色佳人!这时,有人在树林的那边问,这绝色佳人是谁呢?“林下何须远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你还用问吗,艳妾我早就名声在外了。当姑娘的时候就美丽的出名了。
此诗被佳人的丈夫——九五之尊的帝王“见而诵之,啧啧称美”。但是,此诗也被某些迂腐的老学究斥为“艳诗”。但是毋庸置疑,这首诗是一位被丈夫宠爱的妖娆女子张扬的自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