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研究揭开旅鸽灭绝世纪之谜(2)

  为此,Hung和合作者收集了来自印第安纳州、明尼苏达州和宾夕法尼亚州博物馆的4个旅鸽填充标本,其中3个是色彩艳丽的雄性标本,一个是比较单调的雌性。尽管雌性旅鸽的趾垫最终证实已被破坏,他们还是从3只雄性的趾垫上获取了很长一段基因序列。随后,研究人员将这些基因序列和现在常见的家鸽基因组进行比对,并在此基础上推测他们获取了旅鸽57%~75%的遗传基因。“据我们所知,这是从已灭绝鸟类中得到的最长也是质量最高的基因序列。” Hung和合作者在评价该成果时写道。

  有了这么长的DNA序列,Hung和他的团队便能评估这3个标本的基因中DNA编码序列彼此间有多大程度的不同。在这幅基因变异地图的帮助下,科学家可以推测旅鸽种群到底有多大,因为通常情况下相较于大种群,较小种群拥有的基因变异要少一些。具体到旅鸽,Hung和同事推断拥有繁殖能力的旅鸽平均在33万只左右,并在过去的几百万年间跌至只有5万只。这些数据和至少有30亿只旅鸽的预测产生了矛盾,表明旅鸽或许是一个为生态学家所熟悉的“爆发”性物种,正如蝗虫一样,繁盛和衰落随外界条件改变,而非像人类一样在过去200年间经历了单一的数量剧增。这个遗传学答案正好符合对过去几千年间旅鸽食物丰度的生态建模。计算机模拟显示,大约2.1万年前旅鸽数量急剧下降,因为当时冰河淹没了为旅鸽提供食物的树木。随后,大约6000年前,种群数量出现反弹,增至16亿只。

  这种繁盛—衰落景象也支持了一种观点,即欧洲移民通过驱赶美洲土著猎人,人为壮大了旅鸽队伍,因为后者会与旅鸽争夺坚果以及一些森林食物。不过,种群的增加只是暂时的,一旦数量过多便会破坏为旅鸽提供食物的森林。“据我推测,欧洲人到达北美时看到的巨大旅鸽群只是一种暂时现象。”并未参与此项工作但正在对旅鸽基因组进行测序的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古基因学家Beth Shapiro表示,很难想象数量如此之多的鸟类如何生存这么长时间,它们对森林造成的破坏是毁灭性的。

共4页: 上一页1234下一页

不推荐你看的:

  • 自古以来人类的征服欲从未间断,自从有了外星人之说后,更是想方设法的要控制外星人。殊不知,美国科学家发现了新大陆...
    未解之谜奇闻指数:271
  • 中秋月圆之夜,我们都能看到有亮又圆的月亮,大家都知道,其实月亮就是月球,长久以来,人类对月球的探索从没有放弃,...
    未解之谜奇闻指数:222
  • 青海德令哈外星人遗址附近的沙漠中一夜之间出现了直径近2000米的巨型规则圆环图案,这让人们想起了分布在欧洲的麦田怪...
    未解之谜奇闻指数:212
  • 史湘云,《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之一,四大家族史家的千金,贾母的内侄孙女,贾府通称史大姑娘。那么,史湘云出场之谜...
    未解之谜奇闻指数:210
  • 未解之谜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