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朝大贪官李侍尧缘何死里逃生(3)


  
  然而,李侍尧案经大学士九卿核议具奏后,乾隆却没有批依议,也没有对此提出不同意见驳回重拟,而是于同日发上谕一道,一方面要求各督抚以李侍尧案为戒,一方面要求他们对此案发表各自意见,“毋得游移两可”。乾隆这一招极为老辣。当时,大多数督抚认为大学士九卿从重改拟斩立决的定案“洵属平允”“只有这样更足以惩一儆百,为诸臣之炯戒”,一致赞成将李侍尧从重请旨即行正法。两广总督富勒浑和江南河道总督陈辉祖的意见却被乾隆认为“自异其说”、“游移其辞”,有不同程度的欺君嫌疑而交部察议。惟有安徽巡抚闵鹗元直抒己见,极力主张留李侍尧一条活路。其实,闵鹗元猜准了乾隆帝不想杀李侍尧的心思,他认为李侍尧“勤劳久著”的这一点与乾隆帝想到了一起。因为李侍尧得以免死,可以使得乾隆在众臣僚面前洗去李侍尧进奉见长加恩从宽的嫌疑。
  
  透过扑朔迷离的李侍尧案烟雾,我们可以发觉一个关键词——进贡。李侍尧为官二十多年,是以进贡见长而备受众人瞩目的。乾隆帝也不得不承认,李侍尧和山东巡抚国泰贡品在同僚中最优。进贡,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传统。贡品成为天子与诸侯间政治经济联系的纽带,也是臣工取悦于皇帝的主要手段之一。进贡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朝贡,二是地方向朝廷进献的常贡,三是个人向皇帝的进贡。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向皇帝进贡的,具有进贡资格是社会地位和权力的象征。乾隆时期,有资格向皇帝进贡的人主要有六类,其中地方大吏包括总督、巡抚、将军、提督等。
  
共5页: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不推荐你看的:

  • 美国是一个经济非常发达的国家,不管是在经济方面还是在政治文化方面,他的管理都是非常的有特色,但是各种各样的总统...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83
  • 花园口决堤,被称之为是世界惨案之一。所以它还有一个名称,叫做花园口惨案。事件发生于1938年的5月19号,日军侵略中国...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307
  • 黄继光是出生在四川省的一个小山村里面,他在小的时候家里是非常贫穷的,而且当时的时候他的父亲经常会受到一些地主的...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47
  • 在我们科学家的研究历史中都有着无法理解的问题所在,而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就是地理学与生物学领域至今无法攻克的难题...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22
  • 历史野史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