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第二和珅”为何成了辛亥革命的卧底

  说来有趣。乾隆的最小的儿子庆王永璘是最不成器的,天天四处游荡,惹事生非,乾隆很厌恶他。和珅没有出事之前,嘉庆的这位17弟曾向他立志,表示将来愿得和珅的半个园子。成为人们取笑的“不爱江山爱豪宅”的王爷。后来,嘉庆满足了弟弟的愿望,将和府一分为二,东院仍留给妹妹(和珅的儿媳)住,西院给了永璘。庆王搬进和府,没想到自己的孙子学习了和珅,成为了和珅第二。只是那时,清朝已再无人打这个大老虎,让他成了袁世凯的卧底,最终为了300万两银子,出卖了朝廷,成了辛亥革命的功臣。我说的一点也不为过,请看博士岳晓东的文章摘录——
  
  奕劻,乾隆第十七子永璘之孙,被封为庆亲王,清朝最后一个铁帽子王。1911年辛亥革命期间,奕劻一度成为首任内阁总理大臣。奕劻手握重权,却贪婪无度,利用权力换取财富,他的种种卖官贪污劣迹,加速了满清的败落,实乃革命党在朝廷里最大的“潜伏”。
  
  清末,权倾朝野的奕劻是卖官鬻爵的老手,靠卖官和贪污受贿所得便达万万两,堪称自和珅之后,满清最大的贪污犯。凡是到奕劻门下求官者,自然要献上大笔银两。如,杨士骧的山东巡抚一职,就出了十万两银子,而袁世凯、徐世昌等人也都是花了重金才买得更大的乌纱帽。
  
  在辛丑年,奕劻尚未出任领班军机时,其贪鄙好货,就已人人知晓,时人称庆亲王府邸为“老庆记公司”,专门卖官鬻爵。
  
  1911年,邮传部尚书一职空缺,奕劻便放出口风,售银三十万两。盛宣怀提出要买,奕劻知道他身家丰厚,“别人三十万可以,你就非六十万两不可”。后来盛宣怀托人说情砍价,才以三十万买下这顶乌纱,但奕劻要求“须交现金,不收他物”。

共4页: 上一页1234下一页

不推荐你看的:

  • 关于张献忠屠川这一说一直都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有的人说张献忠屠川确有其事,还有的说其实是清兵屠川然后嫁祸给张献忠...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02
  • 清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所有的朝代中最不讨喜的一个,毕竟各种腐败无能、割地卖国,我泱泱中华最终沦为半殖民地。但...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04
  • 黄拙吾是何许人也?在2006年的北京挖掘出了中国的唯一一具干尸,科学家断定的真实身份就是黄拙吾,不过目前对其身份也...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05
  • 清朝一共有十二位皇帝,其中有治世之帝也有碌碌无为之辈,乾隆后面是哪个皇帝,是他的第四个儿子,也是清朝第四位皇帝...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08
  • 历史野史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