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成吉思汗敬三分的一代奇才是谁(6)

作为一个游牧民族,蒙古统治者还不知道农业经济对经济的重要性,一些大臣提出:“汉人无补于国,可悉空其人以为牧地。”耶律楚材坚决反对,抓住窝阔台想增加财政收入以更好地推进军队扩张的心理,他说:“陛下将南伐,军需宜有所资,诚均定中原地税、商税、盐、酒、铁冶、山泽之利,岁可得银五十万两、帛八万匹、粟四十余万石,足以供给,何谓无补哉?”

于是窝阔台采纳了耶律楚材的意见,把全国分为十路,每路设正副课税使,他们直接隶属于可汗,与各地管民政的文官、管军政的万户鼎立而三,各不相干。这十路分别是:燕京、宣德、西京、太原、平阳、真定、东平、北京、平州、济南。收税的制度一直在不断的完善中,到1236年以后,中原税制大致确定:

地税——上田每亩3升,中田每亩2升半,下田每亩2升,水田5升

丁税——验民户成丁之数,每丁每年纳粟1石,奴婢5升,新户奴婢各半,老幼不纳。

凡田多人少者按地税计,田少人多者按丁税计。

户税——以户为单位缴纳科差,有丝料、包银两种。(《元朝简史》邱树森)

要使赋税制度顺利推行,在兵荒马乱的时代必须注意到两个问题,一是要尽可能保留足够数量的人口,二是要这些人口安定而不是到处流亡。在保留足够数量人口方面,耶律楚材主要改变蒙古军队对反抗者进行屠城的老习俗。在速不台即将攻下汴梁时,向窝阔台报告准备屠城。耶律楚材上奏说:“得地无民,将焉用之?”于是窝阔台下令免屠,保住了147万人的性命。汴梁的例子一开,此后许多抗击的城市都免于一屠。人口的保存使得中原没有出现千里无人烟的惨境,中原经济发展的潜能得以保留。另外,当时的贵族地方势力乱征税役,高利贷者盘剥百姓,大量人口逃亡。耶律楚材借用中央力量控制地方税收,重整高利贷债务,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矛盾。
 

但是在实施中,蒙古人的税收很不规范,往往一年征收很多次或是临时征发摊派,弄得人民苦不堪言,大量农民逃亡,流民数量大增。耶律楚材其间又不得不采取措施编收流民,就地安置或遣送原籍;重整赋税征收制度,加强对地方征收赋税官员及各位王公大臣在投下征役的监督。

共10页: 上一页12345678910下一页

不推荐你看的:

  • 最有名的书法家王羲之大家都多多少少有些了解吧,但是大家知道入木三分的主人公是谁吗,其实入木三分的主人公就是王羲...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01
  • 成吉思汗一生金戈铁马,曾创下了全世界最大的版图,而在死后,成吉思汗墓的谜题也一直持续至今。因为到现在都没有找到...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03
  • 八百年来最神秘的成吉思汗墓终于揭晓,据悉考察队多年的研究,终于摸清楚成吉思汗墓大致的位置。联合考察队发现一座灵...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04
  • 虽然我们不知道成吉思汗墓在哪里,但是成吉思汗陵却成为旅游景区,而且世代都有守护者。在中国的帝王中,从来都不曾有...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03
  • 历史野史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