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时代的火锅

  天寒时节,热腾腾的暖锅便显得格外诱人。暖锅也叫火锅、边炉,以两大特点取胜,一是锅下直接有加热火源,让锅内的美食始终沸热,特别适合冬季用来搪寒;二是将多种美味的食材一起投放在锅内的好汤里,仅凭一只汤锅就能让人同时品到肉、鱼、菜等,飞箸之间特别有满足感。
  
  相传为宋初人陶榖撰写的《清异录》中,一条题为“回汤武库”的记载非常有趣:秦、陇一带当时有个风俗,从元旦前十天开始,家家户户都要尽力收集羊、猪、牛、鹿、兔、鸽、鱼、鹅等各种美味,种类越多越好。到了元旦这一天,把这些食材一起放到汤内,再下入面条,作为节日盛宴的主打大菜。此一内容丰盛的大菜有个奇特的名字“回汤武库”,据文中所述来看,很可能就是后世所称的暖锅。
  
  《山家清事》中则正式记载了“涮火锅”,是用茶铛(铜或石质敞口小锅)与风炉这一套茶具作为火锅。具体方法是把兔或猪、羊肉切成薄片,用酒、酱、椒等调料拌一下,茶铛盛半锅水,架到风炉上,等水沸腾,宾主们就各自用筷子夹着肉片涮熟,再蘸调料美美吃下。《山家清事》托名为宋人林洪之作,这一点虽然不可信,但此书至晚也是元人著作。我们可以确知,在宋元时代,“涮火锅”的吃法已经出现。
  
  《山家清事》一再强调,涮火锅是“山民”也就是山中居民自行发明的便捷美食形式。其实,在小风炉上架个锅煮点粥之类暖热而简单的吃食,是唐宋时代很流行的做法,屡屡见于诗文记载。因此,其实很难断定暖锅包括涮火锅究竟起源于何时,说实话,我一直怀疑白居易著名的“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就是用小泥炉上架只茶铛的“土火锅”来引诱好朋友!
  
  若从文物上看,暖锅的可能起源竟一直上溯到西周时代。著名的饮食考古专家王仁湘先生就曾专文考证,有一种西周青铜小鼎在下方带有连体的炉盘,另一种款型则是上为小方鼎下为袖珍火灶,这两种小鼎的作用便与暖锅很接近,是置于食案之上,鼎内满注热汤,再投入肉食或其他食材,由鼎下的炭火煮熟并保温,供主人随取随吃。

共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

不推荐你看的:

  • 美国是一个经济非常发达的国家,不管是在经济方面还是在政治文化方面,他的管理都是非常的有特色,但是各种各样的总统...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83
  • 花园口决堤,被称之为是世界惨案之一。所以它还有一个名称,叫做花园口惨案。事件发生于1938年的5月19号,日军侵略中国...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307
  • 黄继光是出生在四川省的一个小山村里面,他在小的时候家里是非常贫穷的,而且当时的时候他的父亲经常会受到一些地主的...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47
  • 在我们科学家的研究历史中都有着无法理解的问题所在,而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就是地理学与生物学领域至今无法攻克的难题...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22
  • 历史野史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