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美洲人面岩画是从中国传播过去的(3)

  1979年,李祥石再次来到了贺兰山口。在过去的十年中,他从来没有忘记这些岩画。这一次,他带来一部照相机,拍摄了大量的照片,让这些古老的面孔第一次离开它们所依存的岩石,以影像的方式展现在世人面前。

  贺兰山发现岩画,这个消息一经披露在中国学术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对贺兰山岩画的大规模普查也随之开始。调查的结果令人吃惊:在贺兰山东麓的27个山口发现了数以万计的古代岩画,内容涉及人物、动物、植物、天体和不明含义的符号,而这其中,最为诡异和神秘的图形就是近千幅也被称为是“类人首”的人面像。

  岩画,被称为是凝固在石头上的史诗。考古学资料表明,人类最早的岩画可以追溯到两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但岩画被大量发现的历史至今才不过一百多年。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在世界岩画分布图上,中国还是一片空白,国际岩画委员会对中国岩画遗存的状况一无所知。

  1986年4月,国际岩画委员主席阿纳蒂收到了一封来自中国的信,信中介绍了中国当时已发现的100多处岩画遗址。寄信的人是中央民族大学教授陈兆复。

  收到这封信件之后,国际岩画委员会立即派人来到贺兰山考察。当这些世界顶尖的岩画专家们来到贺兰山口,眼前的情形让他们感到无比震撼。

  在一片高达20米的山崖上,从上至下密密麻麻地刻画了60余个人面像。这些人面像表情各异:有的面目狰狞,有的傲慢不屑,有的温柔慈祥,有的神秘莫测。这些斑驳的面孔把一个个疑问抛向了每一双注视它的眼睛:它们凿刻于什么年代?创造它们的究竟是些什么人?

  考古成果表明,在距今一万年前,贺兰山东麓的山坡下生活着一群原始人。在与大自然的抗争中,他们慢慢学会了打造简单的石器,也学会了制造简陋的武器猎取动物、守护部落族群的安全。为了生存的需要,他们不得不经常迁徙,追逐丰沛的水源和更多的兽群是他们生活中永恒的主题。

  宋耀良,曾是中国最早的一批知青,恢复高考后第一批考上了大学。在转向对岩画的研究之前,宋耀良就职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从事文学批评和文艺理论研究。1987年,中国的改革大潮正在席卷大江南北,宋耀良却离开了喧闹的都市,不断追逐、醉心研究那些刻画在岩石上沉默不语的线条图形。

共7页: 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

不推荐你看的:

  • 世界上发现过很多的木乃伊,其中最早的木乃伊就是冰人奥兹。他死于5300年前,在阿尔卑斯山被发现,后经研究是被人谋杀...
    考古奇闻奇闻指数:438
  • 马王堆是一个墓地,很早前出土了一位马王堆女尸辛追。辛追去世两千多年,出土时面貌保存完好,皮肤还有弹性。马王堆女...
    考古奇闻奇闻指数:446
  • 在网剧《鬼吹灯之精绝古城》中,鬼洞族的秘密让很多人都十分感兴趣。精绝古城中的鬼洞族为何会被毁灭呢,而精绝女王又...
    考古奇闻奇闻指数:936
  •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最早的文明古国之一,而中国的文明遗迹不仅仅都是帝王墓之类的,中国也有类似古玛雅的远古遗迹,...
    考古奇闻奇闻指数:725
  • 考古奇闻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