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唐时已成熟 清代仍沿用(2)

但是,马戛尔尼赞美中国历史上的成就,不过为后来者感叹中国后来的保守与没落作铺垫。

就在马戛尔尼到访不到半个世纪,英法等国实现了统一邮政和邮资制度,把原来专为公务服务的国家邮政系统,推广到为商业和私人利益服务。紧接着,西方发明了电报,使传递信息的速度有了革命性进步,这一技术也很快应用于邮政系统,现代意义上的邮政诞生了。此时的大清朝,不仅仍然沿用一千多年的老驿邮制度,而且人为抗拒先进技术的引进。

1877年10月2日的《纽约时报》,发表了一位美国记者在中国的见闻。由于中国百姓无法理解电报工作的原理,认为是洋人雇佣了机敏而无形的鬼神,在线路内来回穿梭,传递信息。凡电报线经过的地方,发生什么不幸的事,人们就会认为,是那个鬼神从线路里跑出来,祸害人间。一些守旧绅士不断发起反对铺设电报线活动,仅因为电报线附近村庄有个人生病,人们就把长达一英里的电报线毁坏了。

1896年9月13日的《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篇题为《大清国邮政专述》的特稿。此时距离马戛尔尼访华快100年,西方已进入机械化邮政时代,但大清国仍然是靠快马送递。尽管已经允许商人和普通人通过这项服务寄送信件和包裹,但由于把政府公文、国外使节、商号与买办等列为第一等级服务对象,民众几乎很少能享受到这一服务,且仍然习惯于通过民间信差和过往船只传递家书和财物。也就是说,此时国外记者看到的大清国邮政,仍然与一百年前马戛尔尼看到的情况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黑格尔说过,中国是一个停滞的帝国,几千年没有变化,因而注定将被淘汰。中国的邮政制度与西方相比,由最初的“无与伦比”到晚清的“成为笑谈”,就是文明停滞的典型例证。中国由盛唐时的万邦来朝之国,到晚清没落成列强口中肥肉,正是由于文明长期得不到进化、无法跟上世界近代化潮流所导致的恶果。一部沉痛的近代史告诉我们,必须时刻保持危机感,时刻保持蓬勃的活力,时刻保持革新与开放,才能避免再次由盛向衰的命运。

共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

不推荐你看的:

  • 美国是一个经济非常发达的国家,不管是在经济方面还是在政治文化方面,他的管理都是非常的有特色,但是各种各样的总统...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83
  • 花园口决堤,被称之为是世界惨案之一。所以它还有一个名称,叫做花园口惨案。事件发生于1938年的5月19号,日军侵略中国...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307
  • 黄继光是出生在四川省的一个小山村里面,他在小的时候家里是非常贫穷的,而且当时的时候他的父亲经常会受到一些地主的...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47
  • 在我们科学家的研究历史中都有着无法理解的问题所在,而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就是地理学与生物学领域至今无法攻克的难题...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22
  • 历史野史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