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与人俱去,镜归人未归!
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
老仆回去后诉说了事情经过,乐昌公主知是徐德言,待看到诗后,心中无限悲痛,泪水整天挂在脸上。杨素见状,觉得非常奇怪,便向乐昌公主询问缘故。乐昌公主将夫妻情事据实以告,杨素深为感动,他问乐昌公主,是不是要回到徐德言的身边,乐昌公主说:“原是一女不嫁二夫,但杨公对我不薄,不忍辜负,不过徐相公情意未改,而且依约寻来,妾也不忍离弃,还望杨公成全。”
杨素就派人召见徐德言,在府上设宴款待,庆贺他们夫妻破镜重圆。此时的徐德言已是鬓生白发,憔悴落魄,恰似两世为人。夫妻重逢,恍如梦境,但乐昌公主已为他人妇,诸多言语不知从何说起,也不敢多说一句。
席间,杨素也觉尴尬,便命乐昌公主做诗,公主悲喜交集,因即席赋曰:
今日何迁次,新官对旧官。
笑啼俱不敢,方验做人难。
在座的人无不感叹嘘唏。杨素更是感动不已,索性好人做到底,第二天,便送乐昌公主回到丈夫身边,还赠送了一大笔钱财。
后来徐德言与乐昌公主回到了江南,二人白头相守偕老。
乐昌公主若在杨素家里,一定比回到丈夫身边的日子过得好,因为南陈已亡,公主早已成庶人,徐德言流离在外,只是文人的他,谋生不易,不可能给乐昌公主比杨素那里更好的生活条件,但她却有情有义,不爱荣利,也成就了这则人间爱情不移的佳话。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问世间情为何物,但只教生死相许。
徐德言和乐昌公主这一段悱恻缠绵的爱情故事,一直为历代的才子佳人所讴歌、所赞颂。
西汉东方朔的《神异经》载,从前有夫妇相别,把一面镜子一分为二,各执一半。后来其一与人私奔,那半面镜子变为一只乌鹊,飞到丈夫面前。甲骨文和金文里没有“镜”字,最初称得真正意义上的镜子是青铜镜,至于用玻璃制造的镜子直到清代才出现。我国古代的婚姻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经双方家长同意后,就下聘礼,聘礼中就有铜镜和镜台。且有夫妻双镜成对使用的习,传说自汉以后,常用铜镜作为男女相爱的信物,生前相互赠送,作为纪念,死后随葬。考古中也有破镜重圆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