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兵马俑坑现最完整弓弩:强弩最远能射七八百米(2)

  申茂盛告诉华商报记者,此次他们工作做得特别细致,在对弓弩进行清理时,惊喜地在每根檠木上都发现了三个等距离小孔,直径在0.6厘米,小孔应该是用来穿绳子的,这样檠的作用也就解开了。申茂盛说,打仗时弓弩是张开的,而在平时不用时,如果保护不好,弓弩则容易变形,会影响威力,而檠则起到保护弓弩的作用。不使用弓弩时,通过这三个小孔用绳将檠与弓绑缚在一起,再用一个短的撑木支撑,形成三角形,将弓固定,使弓在松弛的状态下不变形。

  在打仗时,则把檠取下来。类似于现代人对皮鞋的保护,不用时在鞋子里放入鞋模,保持鞋子不变形。也就是说,秦代武士作战时,需要将弓弩上的“檠”取下来,弯弓射箭;平时则用“檠”将弓固定,防止变形。运输时,也用檠固定,方便运输。

  申茂盛说,此次发现也证实了古代对檠作用的描述,比如:《说文》:檠,榜也。……弛弓防损伤,以竹若木辅于里绳约之。朱熹《集传》:“以竹为闭,而以绳约之于弛弓之里,檠弓体使正也。”《淮南子·脩务》曰“需弓待檠而后能调”,第一次明确了檠木的使用方法和弓弩的保存方法。

秦兵马俑坑现最完整弓弩:有效射程或为AK47两倍

  >>能射多远

  强弩最远能射七八百米 是AK47有效射程的两倍

  据专家介绍,弓弩很早就发明了,战国时期广泛运用于军事。弓弩与弓箭相比,可以分解发射,先把弓弦拉到弩机上,之后再进行发射,这样就提高了准确性。

  在张艺谋的电影《英雄》中,有一个场景令人印象深刻,弓弩手拉弦、上箭、射击,之后密集的箭雨洒向冲锋的敌人,敌人纷纷倒地的同时,秦军中的步兵和车兵开始冲锋,就是依靠着这样的战术,在兵马俑一号坑中,弓弩手一般分布在最外侧,充当先锋。

  据介绍,当时的弓弩也分很多种,按照张弓方式,弓弩分为三种:蹶张(手足并用张弦),腰引(身体平坐地上,弓弩放平,双脚蹬弓干,腰上挂钩钩弦,靠腰和手足三种合力拉弦),擎张(主要是靠人的手力和臂力开弓)。

共3页: 上一页123下一页

不推荐你看的:

  • 世界上发现过很多的木乃伊,其中最早的木乃伊就是冰人奥兹。他死于5300年前,在阿尔卑斯山被发现,后经研究是被人谋杀...
    考古奇闻奇闻指数:438
  • 马王堆是一个墓地,很早前出土了一位马王堆女尸辛追。辛追去世两千多年,出土时面貌保存完好,皮肤还有弹性。马王堆女...
    考古奇闻奇闻指数:446
  • 在网剧《鬼吹灯之精绝古城》中,鬼洞族的秘密让很多人都十分感兴趣。精绝古城中的鬼洞族为何会被毁灭呢,而精绝女王又...
    考古奇闻奇闻指数:936
  •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最早的文明古国之一,而中国的文明遗迹不仅仅都是帝王墓之类的,中国也有类似古玛雅的远古遗迹,...
    考古奇闻奇闻指数:725
  • 考古奇闻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