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王将相怎样教育子女(6)

  咸丰六年(1856)十一月五日,他给纪泽儿写了一封信。信中说:“世家子弟,最易犯一奢字、一傲字。不必锦衣玉食而后谓之奢也,但使皮袍呢褂俯拾即是,与马仆从习惯为常。此即日趋于奢矣,见乡人则嗤其朴陋,见雇工则颐指气使,此即日习于做矣。……京师子弟子之坏,未有不由于骄奢二字者,尔与诸弟其戒之,至嘱,至嘱。”

  同治元年五月二十七日又给纪鸿儿写信说:“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习,则难望有成。”

  同治三年七月,曾国藩受封侯爵,纪鸿正赴长沙考试,国藩特别写信告诫:“尔在外以谦谨二字为主,世家子弟,门第过盛,万目所属。……场前不可与州县往来,不可送条子,进身自始,务知自重。”

  他对女儿也同样严格。咸丰十一年八月二十四日致女儿:“衣服不宜多制,尤其不宜大镶大缘,过于绚烂。”

  他还告诉儿女、家眷:“今家中境地虽渐宽裕,且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勤字工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俭字工夫,第一莫着华丽衣服,第二莫多用仆婢雇工……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他还要求:“吾家男子于看、读、写、作四字缺一不可。女子于衣、食、粗、细四字缺一不可。家勤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本文以三国魏的实际缔造者、“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的历史典范事迹为引头,以晚清重臣、著名的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始人曾国藩的家书故事为收尾,综观中国古代帝王将相们的教子之道,一方面与普通百姓之家的家庭教育内容颇有重合之处,如关于尊敬长辈和立志勤学等,这反映出家庭教育所具有的普遍的社会性;另一方面,倡导为官俭朴、清正廉明则充分体现出官员的教子特色,值得我们回味、借鉴、学习。

共6页: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不推荐你看的:

  • 以前看古装剧,总会有皇帝给自己喜爱的大臣赠送一张免死金牌,如果他日犯下罪行,可以免去死刑。可事实上,古代根本就...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50
  • 现在,快递已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然而在几千年前的古代,就存在快递了,并慢慢发展,有的快递甚至比现在的...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54
  • 现在的人总是动不动就把卧槽、FUCK、尼玛等等挂在嘴边,似乎说脏话都是个习惯,那么,在遥远的古时候,古人也骂人吗?他...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53
  • 不知你们是否觉得日本古代的发行很奇怪,反正小编是这样认为的,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盘点一下日本各时期的奇怪发行,讲...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25
  • 历史野史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