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考古大发现 中国2014年十大考古发现(9)

隋代的国家粮仓——河南隋代回洛仓与黎阳仓粮食仓储遗址

隋代是我国古代大型国家粮仓建设的顶峰时期。这些粮仓对隋朝的兴衰起到巨大作用,其中回洛仓和黎阳仓更成为隋末政权争夺战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著名战略因素。

回洛仓遗址位于隋唐洛阳城北1200米,废弃不晚于初唐。经过较大规模的考古勘探和考古发掘确认:整个仓城仓窖数量在700座左右,远超文献记载中的数量,是目前国内考古发现仓窖数量最多的古代粮食仓储遗址。隋代黎阳仓遗址位于河南省浚县城东关大伾山北麓,废弃于唐初,目前已探明储粮仓窖90多座。考古发现表明,五代至北宋时期在废弃的隋代仓窖之上,另建有大型地面官仓建筑,这与文献记载相吻合。

回洛仓遗址的发掘,展示了隋代都城具有战略储备和最终消费功能的大型官仓的储粮规模和仓窖形制特征;黎阳仓则显示出依托黄河和大运河而具有中转性质的大型官仓的形制特征。

欧亚草原商品博览会——内蒙古正镶白旗伊和淖尔墓群

伊和淖尔墓群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伊和淖尔苏木宝日陶勒盖嘎查东北5公里处,海拔1260米,周边为典型的草原地貌环境。

本次抢救性考古发掘的5座北魏墓和1座辽代墓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文物,如陶罐、漆器、玻璃碗、金头箍、金链、兽面纹鎏金铜铺首等。

伊和淖尔墓群地处北魏六镇及北魏长城沿线,是目前在国内发现的纬度最北的北魏墓群。这些墓葬分布集中,排列有序,规格较高,显然是一处家族性贵族墓地。墓葬结构、木棺、陶器、漆器的造型图案,均具有鲜明的鲜卑文化特点,但金属器的工艺和造型图案却又表现出欧亚草原地区其他民族的一些文化特点,甚至有少量遗物为中西亚舶来品,说明该族群利用草原丝绸之路与中亚、西亚、欧亚草原建立了一定的商贸联系,或由这些地区迁徙而来。伊和淖尔墓群的发掘,为研究北魏时期的草原丝绸之路、边疆历史及民族关系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材料,是近年来我国边疆考古的重要发现之一。

共10页: 上一页12345678910下一页

不推荐你看的:

  • 有朋友说,中国太大了,一辈子也走不完。是的,中国领土面积世界第三大,要走完整个中国谈何容易,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搜...
    考古奇闻奇闻指数:2156
  • 我国自古都有兵器排名之分,枪为征战沙场的兵器之王,中国古代的名将们用他们的枪杀出了个名声赫赫。中国古代十大名枪...
    考古奇闻奇闻指数:4003
  • 一提起僵尸,大家可能首先会想到的那种穿着清宫装,四肢和身体都是僵硬的,活动的时候一跳一跳的,吃活物,脑门上贴一...
    考古奇闻奇闻指数:1147
  • 在考古界当中有许多超出人类认知的考古遗迹发现,也也随之而来发现了许多诡异的考古文物,甚至还发现了吸血鬼的骨架...
    考古奇闻奇闻指数:725
  • 考古奇闻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