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类地行星 下一步霍金寻外星生命(6)

  行星系统的宜居带。纵坐标为母恒星质量与太阳质量的倍数,横坐标为行星到母恒星的距离与日地距离的倍数。

  除了地球,我们别无所依

  人类是在地球上繁衍进化而成的,我们的身体、生产、生活都已经适应了地球的环境。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宇宙中与地球一模一样的星球几乎是不存在的,所以如果移居到另一颗星球上生存,人类很可能就需要进化成另一种生物。虽然地球并非天堂,也会面对超级太阳风暴、地球磁极倒转、小天体撞击等天文灾难,也有地震、火山、海啸等重大自然灾害,但即使我们对地球诸多不满,它依然是我们唯一的生存家园。

  我们寻找系外行星,我们希望登陆火星乃至移民火星,并不是因为那里更加美好,而是为了寻找人类未来的避难所。地球上的生物常常需要面对重大的灾难性事件,根据推测,地球上的生物大灭绝平均2600万年发生一次。就像导致曾经独霸地球的恐龙灭绝一样,这样的灾难一旦发生,必将导致人类的灭绝。为了人类的火种得以延续,我们需要在宇宙中寻找避难所,这就是我们搜寻系外行星和开展深空探测的重要价值。但是,在星际飞行理论没有质的突破之前,在用于时空穿越的虫洞还没有成为现实之前,人类还不可能飞出太阳系,未来移居地的搜索只能局限在太阳系以内。而在太阳系内,火星是目前科学界公认的最佳选择。木卫二、土卫六可能会有生命存在,但那里并不适合人类移居。

  地球上的戈壁和沙漠可以作为载人登陆火星前的野外训练基地。图为美国犹他州沙漠。

  载人登陆火星模拟图。机器人和航天员将协同考察。

  从太空回望地球,如果是冥王星的距离,地球是阳光照耀下的一个暗淡的蓝色圆点。如果从太阳系外回望地球,地球就像是漂浮在空荡荡的宇宙中的一粒尘埃,相当于太平洋中的一滴水。但恰恰是这个暗淡的蓝色圆点、这粒尘埃、这滴水,正是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家园。在遍寻整个宇宙之后,我们遗憾地发现,地球仍是迄今为止太空中唯一适合人类长期居住的行星。保护地球,就是保护人类的未来。如果把人类看作一个大家庭,那么地球就是我们代代相传的“稀世珍宝”,我们有义务把它完好无缺地传给下一代。我们不能在地球上肆意地乱涂乱画,把一颗千疮百孔、伤痕累累的地球交给我们的孩子,这是每一个人的责任。

共7页: 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

不推荐你看的:

  • 法新社7月25日消息称,研究发现,火星上发现了第一个液态水湖。报道称,科学家们在火星上发现了巨大的地下蓄水层,这增...
    宇宙探索奇闻指数:203
  • 在宇宙中存在无数的宜居星球,他们中的一些与地区十分相像,不管是皮肤还是心脏。科学家发现一颗与地球十分相似的类地...
    宇宙探索奇闻指数:217
  • 据外媒报道,在探寻外星生命的道路上,天文学家们正在把他们的目光聚焦到那些与地球相似的系外行星上,这些行星围绕质...
    宇宙探索奇闻指数:572
  • 如果调整搜索范围,天文学家可能距离发现外星生物更进一步 科学家认为外星生物能够在地表没有液态水存在情况下在行星...
    宇宙探索奇闻指数:332
  • 宇宙探索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