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防腐:运用冰块降低温度(6)

  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就已经很熟练地认清了各种木材的种类和性能。不知道是理论的积累,还是实践的历练,柏木、松木、梓木、楠木等很早就被人们列为制作棺椁的备选木料,并且还排列出了各个级别用料的标准:柏椁者,谓为椁用柏也。天子柏,诸侯松,大夫柏,士杂木也。

  正如以上引文所言,秦汉时期规格比较高的墓葬如秦公一号大墓、马王堆汉墓、西汉的几座黄肠题凑墓的棺椁,用材几乎全为松、柏等松科属类植物。这些考古发现也证明了古代文献记载的准确性。

 

 

西汉“黄肠题凑”用木15880根

  秦公一号大墓主、副椁室选用具有耐腐性强等一系列优良特性的侧柏材;南、北墓碑及箱殉选用较易腐烂、切面不易光滑等性能较差的麻栎;匣殉所用的可能是很差的木材,现在只能依稀辨出其朽迹。到了西汉时期,棺椁的用料及规格发挥到了极致。这就是“黄肠题凑”的出现。

 

西汉“黄肠题凑”用木15880根

  “黄肠题凑”是一个很形象的说法。“黄肠”,就是指柏木的黄心,即去皮后的柏木。“题凑”指木枋的头一律向内排列,这样的堆积形式牢固。“黄肠题凑”,合起来解释就是指,陵寝椁室四周用柏木枋堆垒而成的框形结构。棺椁周围用木头垒起一圈墙,上面盖上顶板,就像一间房子似的,外面还有便房。

  天子以下的诸侯、大夫、士也可以用题凑,但一般不能用柏木,因为墓葬用材有严格的等级限制,不过可用松木、梓木代替。汉代的名将霍光死后,汉宣帝考虑到他生前的卓越贡献,“赐给梓宫、便房、黄肠题凑各一具”。

  使用“黄肠题凑”,一方面在于表示墓主人的身份和地位,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保护棺木,使之不受损坏。不过这种墓葬确实代价很高,如北京大葆台出土的“黄肠题凑”,黄心柏木多达15880根!尽管浪费,但是只要能够达到最佳的防腐效果,古代达官贵族们才不管那么多呢!可以说,“黄肠题凑”是古人制作棺椁防腐技术的一个极致。

  防腐秘籍八:选择高地进行埋葬

  防腐技术有多种,除了上面的几种形式外,对于墓地的选择也有很深的学问。在古代,高地埋葬是人们选择墓地的一个普遍规律,其原因在于,一是对“形胜吉地”的选择,二是它能够比较有效的防止尸体腐烂。

  《吕氏春秋·节丧》记载:葬不可不藏也,藏浅则狐狸掘之,深则及于水泉,故凡葬必于高陵之上以避狐狸之患,水泉之深。

共8页: 上一页12345678下一页

不推荐你看的:

  • 世界上发现过很多的木乃伊,其中最早的木乃伊就是冰人奥兹。他死于5300年前,在阿尔卑斯山被发现,后经研究是被人谋杀...
    考古奇闻奇闻指数:438
  • 马王堆是一个墓地,很早前出土了一位马王堆女尸辛追。辛追去世两千多年,出土时面貌保存完好,皮肤还有弹性。马王堆女...
    考古奇闻奇闻指数:446
  • 在网剧《鬼吹灯之精绝古城》中,鬼洞族的秘密让很多人都十分感兴趣。精绝古城中的鬼洞族为何会被毁灭呢,而精绝女王又...
    考古奇闻奇闻指数:936
  •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最早的文明古国之一,而中国的文明遗迹不仅仅都是帝王墓之类的,中国也有类似古玛雅的远古遗迹,...
    考古奇闻奇闻指数:725
  • 考古奇闻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