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陶寺遗址发现的“观象台”遗迹为我们提供的生动场景。
陶寺文化与文献记载的尧的活动中心正相符合,占据中原,势力超群,无出其右。值得关注的是,陶寺显贵阶层的特大型墓葬中,似乎刻意展示着源自不同地区的琮、俎刀、鼍鼓等仪式用品。显然,陶寺的领导者们胸怀四方,并以展示获得四方物品的能力为提高地位的重要政治策略。这种胸怀和策略为从文化心理上推进各地区一体化的进程,至少从理念上构建一个广域统一国家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我们不能低估陶寺领导者的能力,他们可以建造300万平方米的大型城郭和结构复杂的天文观测设施、可以汇纳四方物品和知识,他们或许已经心怀“理想的中国”,实施各种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做到了《尚书·尧典》中提到的“协和万邦”。
考古资料已经为我们描绘出中国奠基时刻的画面,它比古史记载更真实更生动更壮丽。随着新资料的出土和研究的深入,考古学家会为我们讲述更精彩的“中国梦”的故事。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