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后宫丫鬟为何称呼嫔妃为“小主”(3)

 

  这里作“主子”,而并非“小主儿”。

  于是对于“小主”一词,我们做出总结,大致上有三种可能性:

  1:事实上存在“小主”一词,其原型为“小主子”。这种说法的依据只有《宫女谈往录》,是孤证,而且来源不甚可靠,并且与档案和清宫人员回忆的称呼有出入,于是可信度不高。但是另一个角度来讲,根据口语的活用和时代的变化,如果“小主”的原型确系“小主子”,那么其作为一种口语性称呼的可能性并不是为零,只是还需要证据。

  2:事实上存在“小主”一词,不过口语上作“小主儿”。这种说法的依据是商衍瀛的记录,但是最大的问题是被商衍瀛记做信息来源的信修明本人的书籍把它否掉了。不过商衍瀛从时代来讲,是见过信修明的,或许从口语上的发音有所不同。那么口语上如果发音为“小主儿”,这个词汇就要重新审视。根据北京话的特点,于尊重、正式的场合,很少有在词尾加儿化音的情况,何况以卑称尊,其称谓更不可能加儿化音。所以如果“小主儿”这个称谓真的存在,也是一种戏谑的称呼,如逗孩子一般,不是尊重他人的一种称呼,同时,正如一个宫女无论与皇后是什么关系,也不能称呼她为“皇后主儿”一样,这种称呼也不是“关系密切”的体现。

  3:事实上不存在“小主”一词,《宫女谈往录》和商文中出现这个词汇是因为回忆上的差距或者口语差异的错记。

事实上不存在“小主”一词,《宫女谈往录》和商文中出现这个词汇是因为回忆上的差距或者口语差异的错记

  从现在的资料来讲,第三种的可能性更大一些。那么,如果不存在“小主”一词,清代宫廷里如何称呼后妃们呢?

  大体来讲,清初宫廷还是以满语为主体,到雍乾之后,渐渐以汉语为主体。清代皇子们称呼后妃,山桃木、洗桐女史和我,都曾经在微博上科普过,这里不提,仅说一下清中后期宫人如何称呼后妃。

  根据朱家溍对清宫太监耿进喜等人询问的记录,清宫太监、宫女们称呼后宫的时候,从大体上称呼为“各宫主位”、“皇后主位们”,由此亦可见到皇后和主位要进行区分,即皇后为皇后,主位为后宫妃嫔。 

不推荐你看的:

  • 看到这个名字就想笑,金介屎是李氏朝鲜时期的一位后宫妃子又名金尚宫,和张绿水、郑兰贞、张禧嫔并称为朝鲜四大妖女。...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02
  • 一丈红也是古代对女子的一种刑罚,不过相对来说比牢狱里面的刑罚要轻太多,虽然也是非常残忍的,不过还是不能跟霹雳车...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05
  • 说起古代皇宫中的嫔妃等级,可能大家比较清楚的回事清朝,因为很多宫斗戏都以清朝为背景。相比之下,唐朝后宫嫔妃等级...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01
  • 大家都知道我国从封建社会转型到现在并没有经过很长的时间,对于许多在建国初期,依旧存在许多自制的民间封建组织在当...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04
  • 历史野史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