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物质或为人类错觉?牛顿定律否定暗物质(2)

  所有已知行星都严格地遵守着这些定律,几百年来毫无偏差。但1781年发现的天王星成了一个例外。这个新发现的行星在椭圆形轨道上围绕太阳运行时,其运行的速度与引力定律的预测相比似乎出错了。天王星在其被发现后的首个20年内跑得过快。虽然在随后的20至25年内,速度与预测相符,但接下去天王星就又越跑越慢,根本达不到预测的数值。是引力定律错了吗?可能。但更简单的解释是有我们没有发现的物质——某种“暗”物质——在影响着天王星,使其轨道发生偏移。结果证明的确如此。Urbain Le Verrier和John Couch Adams两位学者对这颗新行星作出了各自的预测,他们之间还爆发了论战。然后,Johann Galle和他的助手Heinrich d’Arrest,于1846年9月23日证实了Le Verrier的预测。海王星被发现了。它是首个通过引力影响推算出来的天体。而在另一边,是太阳系最内侧的行星——水星。积累了几个世纪的数据提升了天文学家的观测精度,人们从中发现,这个行星的轨道不但也违反了引力定律,而且更为奇怪。根据开普勒定律,行星的轨道都是完美的椭圆,太阳则位于其中一个焦点。但由于其它天体的干扰和影响,这个椭圆实际上并不完美,而是会发生进动。

暗物质或为人类错觉?牛顿定律否定暗物质

  人们根据牛顿的引力定律,把所有已知行星(包括海王星),以及地球的分点岁差影响加起来。结果发现,理论的预测与实际观测结果存在着差异——大约是每100年相差43″。差异虽然细微,但绝非偶然。这次又当如何解释?是水星轨道内部存在看不到的质量?还是引力定律的固有缺陷?人们用尽各种方法,在无比靠近太阳的地方寻找新行星——火神星。但一无所获,火神星并不存在。解决方案直到1915年才姗姗来迟。那一年,爱因斯坦发表了他的《广义相对论》。

  时间快进到1970年代,科学的观测方法在Vera Rubin的引领下有了飞跃。我们已经可以通过观测单个星系——尤其是侧对着我们的星系——来测量它们的自转速度。持续旋转的星系一侧面对我们而来,会产生蓝移;另一侧背对我们而去,会产生红移。我们原本希望能够发现和太阳系类似的情况——越靠内,恒星的运动速度越快。但结果再次出人意料。无论离开中心有多远,星系各部分的自转速度都是一个常数。什么原因?同样有两种可能——要么引力定律需要完善,要么我们必须假设存在一种看不见的质量。

共5页: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不推荐你看的:

  • 暗物质和暗能量在拿出来讨论时,基本就是成双成对的。这两者都是属于宇宙中暗系的物质或能量,在人类仅有的用光来考察...
    宇宙探索奇闻指数:200
  •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只能说沧海一粟,自从人类发现黑洞之后,就不断的在探索黑洞的另一面是什么,日前科学家提出了一种原...
    宇宙探索奇闻指数:500
  • 在201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曾挑战过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实验室里发现了一种超光速的中微子,虽然在其后的一年宣布实验...
    宇宙探索奇闻指数:2540
  • 在宇宙中,暗物质代表了宇宙中90%以上的物质含量,而这种神秘的物质人类是看不到的。近年来,各国都开始了寻找暗物质之...
    宇宙探索奇闻指数:220
  • 宇宙探索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