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怎么死的,受曹丕父子压制抑郁而终(2)

3、政治失意文学得意

在政治上,曹植是一位悲剧人物,然而政治上的悲剧客观上促成了他在诗歌创作上的卓越成就。曹植的创作以建安二十五年为界,分前后两期。前期诗歌主要是歌唱他的理想和抱负,洋溢着乐观、浪漫的情调,对前途充满信心;后期的诗歌则主要表达由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愤。

曹植是第一位大力写作五言诗的文人。他现存诗歌九十余首,其中有六十多首是五言诗。其诗以笔力雄健和词采画眉见长,留有集三十卷,已佚,今存《曹子建集》为宋人所编。曹植的散文同样亦具有“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的特色,加上其品种的丰富多样,使他在这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

《诗品》的作者钟嵘亦赞曹植“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作为《诗品》全书中品第最高的诗人、中国诗歌抒情品格的确立者,在诗史上具有“一代诗宗”的历史地位。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4、《洛神赋》是曹植的真实写照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病逝洛阳,曹丕继王位,曹植时年29岁,作《上庆文帝受禅表》、《魏德论》。曹丕称帝之后,对曹植严加防范。后来,曹丕碍于母后卞氏的压力,只好将曹植数次徙封。曹植的生活从此发生了变化。他从一个过着优游宴乐生活的贵族王子,变成处处受限制和打击的对象。

黄初二年(221年),30岁的曹植被徙封安乡侯(今河北晋州侯城),邑八百户;当年七月又改封鄄城侯(今山东鄄城县),是年作《野田黄雀行》,这次改封成为曹植一生重要的转折点。

 

黄初三年(222年)四月,31岁的曹植被封为鄄城王,邑二千五百户,也就是在这次被封王之后回鄄城的途中,他写下了著名的《洛神赋》。在《洛神赋》中,诗人描摹了一位美丽多情的女神形象,把她作为自己美好理想的象征,寄托了自己对美好理想的倾心仰慕和热爱;又虚构了向洛神求爱的故事,象征了自己对美好理想梦寐不辍的热烈追求;最后通过恋爱失败的描写,以此表现自己对理想的追求归于破灭。

共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

不推荐你看的:

  • 我们读三国演义,里面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从而衍生出许许多多的成语和谚语,最常见比如:有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35
  • 曹植是曹操的三儿子,有才高八斗之称,在文学上的造诣极高,曹植怎么死的更让人好奇。曾经一度让曹操想立他为太子,如...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04
  • 望梅止渴的主人公是谁?望梅止渴一直是用作贬义词的。和纸上谈兵有相同的意思,纸上谈兵的主人公是谁这个问题之前已经...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03
  • 关于曹植,可能大家比较知道的是他的《七步诗》与《洛神赋》,却很少有人知道曹植的妻子是谁,曹植一共有两任妻子,第...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05
  • 历史野史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