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严嵩是哪个朝代的,严嵩是如何一步步成为奸臣的(2)

严嵩是怎么成为奸臣的

武宗死后继位的嘉靖皇帝。在这一朝,严嵩已经回到朝廷,当了礼部尚书。嘉靖皇帝一生最大的兴趣不是国家和人民,而是自己的生命,他一心惦记长生不老,得道成仙。于是,就要搞一些古怪的仪式,仪式中需要“青词”——这种文字是写给“天神”的奏童,要求写成骈文的形式,并用朱笔写在一种特制的青藤纸上,因此称为“青词”。

嘉靖忙不过来,这事就由大臣代劳。这里面有两个人技高一筹,一个是严嵩,另一个是首辅夏言。但夏言忙于国事,对这事不大上心,于是剩下严嵩一枝独秀。

上有好者,下必甚焉。在整个嘉靖时期,首辅的争夺异乎寻常地激烈,但最后的决定权在嘉靖皇帝手里。他倾向于谁,谁就可以战胜对方。但他取舍的标准可不看此人是否为了国家利益,而是看是否易于控制、是否顺从。而要表示顺从,捷径就是挖空心思地满足嘉靖个人的需要,这就难怪各种谄媚无耻的丑态纷纷出炉。

一次,嘉靖准备把生父兴献王牌位放进太庙,可遭到群臣的反对。嘉靖继位纯粹是捡便宜,只是因为武宗死时没有儿子,才轮到他这个当堂弟的。但他当上皇帝,就想让老爸沾光。群臣的反对让他很不爽。严嵩一开始也追随众议,一发现皇帝不高兴,立刻拨转马头改变主张,并精心策划牌位入太庙的礼仪。这下皇帝开怀了,为了有所表示,“抠门”的嘉靖还特意赐给他金币。第二年,皇城上空出现祥云,严嵩借此大做文章,请嘉靖入朝接受群臣朝贺,并特意作《庆云赋》献上。

嘉靖崇信道教,喜欢戴香叶巾。自己戴还不过瘾,还让宫人仿制了五顶,赐给夏言、严嵩等大臣。夏言不识好歹,认为这不是大臣所用的东西,公开表示不戴。严嵩为了讨好皇帝,每次进宫都戴上香叶巾,上面再戴上官帽,并故意在帽外露出一截裹住香叶巾的轻纱,好让嘉靖看到。

管不伦不类,嘉靖见到还是非常喜欢,因而疏远夏言。夏言看不上这一套,就指使人弹劾严嵩。严嵩知道后在皇帝面前哭诉,并告夏言有轻慢侵上之罪。皇帝一怒之下把夏言革职,60多岁的严嵩接了相位。由此可见,严嵩也好,其他人也好,并不是一开始就想当奸臣,就想做人人讨厌的坏人。

共3页: 上一页123下一页

不推荐你看的:

  • 大唐建立的初期,那还是一个比较动荡的时期,外面还有叛军在行动,而内里,太子的竞争永远是一个王朝避不开的话题,玄...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34
  • 我们常常在外面玩的很高兴时,说自己乐不思蜀,而这个蜀原本指的是三国中的蜀国,因为乐不思蜀的主人公的后主刘禅,也...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01
  • 我们现如今经常用背水一战来形容决战,在古代背靠水而战乃是兵家大忌,背水一战的主人公是谁呢?能在这么不利的情况下...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05
  • 大家都知道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此后三顾茅庐成了一个常用成语,而还有一个以相应的成语叫做初出茅庐,而初出茅庐的主...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04
  • 历史野史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