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献之的故事大全,王献之有哪些作品

王献之是我国历史上东晋著名的书法家、诗人和画家,与其父亲王羲之并称为“二王”。那么,王献之的故事你了解多少呢?下面,小编就来带你了解王献之的故事。

王献之的故事——练字

王献之七八岁时始学书法,师承父亲。有一次,王羲之看献之正聚精会神地练习书法,便悄悄走到背后,突然伸手去抽王献之手中的毛笔,王献之握笔很牢,没被抽掉。王羲之夸赞他:“此儿后当复有大名"

十来岁时,他自认为字写得不错了。一天,他去问父亲:“我的字再练三年就够好了吧?”王羲之笑而不答,母亲摇着头说:“远着呢!”王献之又问:“那,那五年呢?”母亲的头仍旧摇着。王献之急着追问:“那究竟多少年才能练好字呢?”又问道:“爸爸,大家都说您的字写得好,那有什么秘诀?”

王羲之看看儿子,心想这书法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怎么可能入人眼目呢,于是他走到窗前,指着院内的一排大缸说:“你呀,写完那十八口大缸水,字才有骨架子,才能站稳腿呢!”王献之听了心里很不服气,暗自下决心要显点本领给父母看。

于是他天天按父亲的要求,先从基本笔画练起,苦苦练了五年。一天,他捧着自己的“心血”作品给父亲看。王羲之没有作声,翻阅后,见其中的“大”字架势上紧下松,便提笔在下面加一点,成了“太”字,然后把字稿全部退还给献之。小献之心中有点不是滋味,又将全部习字抱给母亲看。

母亲则仔细地揣摩,许久才叹了口气说:“我儿字写了千日,惟有一点似羲之。”献之走近一看,惊傻了!原来母亲指的这一点正是王羲之在大字下面加的那一点!献之满脸羞愧,自感写字功底差远了,便一头扑进书房,天天研墨挥毫,刻苦临习。聪明的王献之深深的体会到写字没有捷径,只有“勤”字。

不知又经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王献之的书法大有长进。后来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书法家,与父齐名,并称“二王”。

共4页: 上一页1234下一页

不推荐你看的:

  • 黄继光是出生在四川省的一个小山村里面,他在小的时候家里是非常贫穷的,而且当时的时候他的父亲经常会受到一些地主的...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47
  • 我们读三国演义,里面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从而衍生出许许多多的成语和谚语,最常见比如:有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35
  • 大唐建立的初期,那还是一个比较动荡的时期,外面还有叛军在行动,而内里,太子的竞争永远是一个王朝避不开的话题,玄...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34
  • 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诗坛界的诗魔是谁,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说说被称为诗魔的白居易的故事。不仅是诗魔白居易,也是色魔...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09
  • 历史野史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