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葬的先河

周恩来总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逝世后的骨灰撒海方式,开辟中国海葬的先河。随着殡葬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海葬作为一种文明节俭的殡葬方式渐渐为民众所接受,海葬是彻底解决骨灰入土占地,节约殡葬支出最有效的处理方法之一,也是今后骨灰处理的发展方向。
海葬对于土葬的优点

人体焚烧后产生的骨灰,属无机物碳酸钙,并非有毒有害物质,不会引起水质污染。而从火化角度来看,人体火化的温度是800—1200度,如此高温下有害病菌根本无法存活,包括传染性极强的肝炎病毒、结核病菌等,由此可见,“病者骨灰撒海将传播病菌”纯属无稽之谈。

长江上游每年带入东海的泥沙为5亿吨,而撒入大海的骨灰按800具算,每具重约500克,这也意味着每年撒入海洋的骨灰只有半吨左右,相对于泥沙量以及海洋的稀释能力来说,这都是个极小的量。更主要的是节约了土地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