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远古时期,人类还没有建立庞大的文明之前,能够演变成人类的并不只是有智人,还有尼安德特人。尼安德特人是现代欧洲人祖先的近亲,他们曾经通知过亚欧大陆,但却在两万多年前全部灭绝了,但尼安德特人却永久的保存了下来,大部分现代人都有他们的基因。
尼安德特人化石现世
1856年,一群采石工人在德国杜塞尔多夫附近的尼安德特谷里发现了他们的残骸(他们也由此命名)。在一个山洞里,工人们发现了16块骨骼,包括一个头骨。工人们以为这是熊的骨头,就将其交给当地的老师约翰·卡尔·福尔洛特。从约翰那里,这些骨头最终到了科学家手中,最后被确定为古人类化石。查尔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畅销后,更加印证了这项探索。自从那一天起,尼安德特谷里陆续发现了400个尼安德特人的残骸。
尼安德特人与人类的区别
他们矮小健壮的骨架是应对寒冷空气的适应性进化,因为这样能聚集热量。根据史密森学院的研究,宽鼻子能帮助湿润加热冷空气,不过这一说法具有争议。美国自然博物馆宣称尼安德特人与人类的其他不同之处在于胸部有漏斗形的扩口,骨盆也有扩口,手指脚趾都非常粗大。他们的大脑却和人类的大脑体积相当,也有可能稍微大一点。
大约百分之一的尼安德特人有红发,白皮肤,甚至有雀斑。很长时间内科学家和人类学家推测尼安德特人比人类成长的更快,成熟的更快,死去的也更年轻,类似于黑猩猩。2008年,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出版物公布了人类和尼安德特人成熟年龄相同的证据。
尼安德特人能和人类杂交
2010年,尼安德特人基因组草图发布,也基于尼安德特人基因组草图,研究结发现,除非洲人之外的欧亚大陆现代人均有1%∼4%的尼安德特人基因成分贡献。
尼安德特人基因项目组发现2.5%的非洲以外的人类基因组是由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组构成的。现代非洲人类的平均基因组里则没有尼安德特人的基因。这条信息可以支持人类与尼安德特人交配的假设,因为这暗示了人类和尼安德特人共同养育的人群曾经走出了非洲进入欧亚大陆。他们可能是在3万7千年前左右交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