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棺液之谜

“凌惠平”不腐是否与棺中的棺液有关?但这些液体是入殓时注入的,还是天长日久渗入的地下水?尚无定论。据连云港市第一医院用大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棺液样本的分析,发现其pH值为7.55,呈弱碱性,棺液中还含有血红蛋白,与pH值为5.18的长沙马王堆墓棺里的酸性棺液截然不同。“凌惠平”能在适于细菌生存的碱性棺液内保持不腐,又是一个谜。
4、葬制之谜

从出土的文物档次看,“凌惠平”和“东公”的地位不低,但墓室却非常简陋,出土的文物件数也相对较少,与辛追的3000余件陪葬品相比,双龙汉墓里的文物简直是寥寥无几。采访中考古专家项剑云告诉记者,种种迹象表明,墓葬应该是在匆忙中进行的,给人的感觉是当时还有许多事没来得及做。

对于墓主人即这具女尸的身份是通过出土的龟钮铜印确定的,印章拓印的印文是:凌氏惠平。同时根据墓中出入的文物可以推测出,凌惠平所生活的家庭相当富足显赫,加上尸身保留丰满的颅骨,可以了解到她的一生度过的非常安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