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称鸵鸟祖先在恐龙灭绝后放弃飞行进化


恐鸟等不会飞行鸟类的祖先是当恐龙灭绝时才开始适应地面行走,并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放弃飞行能力。
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们曾认为现代不会飞行鸟类的祖先也是不会飞行的,但目前最新一项研究显示这些不会飞行鸟类的祖先是当恐龙灭绝时才开始适应地面行走,并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放弃飞行能力。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进化生物学家马修-菲利普斯(Matthew Phillips)博士是这项研究负责人,他指出,当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消失后,地面生态系统便失去了掠食者,这里有大量丰富的食物来源。对于鸵鸟、食火鸡、美洲鸵、鸸鹋等现代不会飞行的鸟类祖先而言,它们将不必在空中飞行,快速逃脱掠食者的攻击。它们可以选择生活在地面上,充足的食物来源使它们的体形变得更加肥大,最终它们无法飞行在空中。
菲利普斯博士称,由于鸟类翅膀飞行时会消耗大量的能量,处于这一时期,它们更倾向于选择陆地上生活寻觅食物。菲利普斯和研究小组成员研究了不会飞行鸟类的DNA化石,其中包括灭绝的新西兰恐鸟,以及其他现代大型不会飞行鸟类的祖先。他们发现恐鸟亲缘关系最近的是一种现今仍生活在地面上的小型鸟类,它们叫做鹬鸵(tinamous),至今仍生活在南美洲地区,目前它们仍无法在空中飞行。恐鸟化石样本DNA分子分析显示恐鸟的祖先是在恐龙灭绝的同一时期变得无法飞行,菲利普斯称,恐龙的灭绝对鸟类的影响将远超出之前的预期,同时该时期也是现代鸟类进化的转折点。
在恐鸟祖先生活的白垩纪时期(1.45亿-0.65亿年前),南极洲、新西兰、澳大利亚、非洲和南美洲大陆都是连接在一起的,当时被称为“冈瓦纳古陆(Gondwana)”。随着地球板块的运动变化,各个大洲开始漂离,新西兰于大约0.8亿年前从冈瓦纳古陆分离。
这项最新研究表明在不同的大陆板块,鸟类的进化是相隔离的,而不是之前所认为的它们都起源于冈瓦纳古陆单一的不会飞行鸟类祖先。同时,该研究还解释了不会飞行鸟类的历史问题,揭示了它们是如何分布在不同的大陆板块。
目前,这项最新研究发表在1月份出版的《系统生物学》杂志上。

不推荐你看的:

  • 在我们不断进行考古研究的时候发现了一些奇特的事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些超科技的飞行器,这个谜题到底是怎样...
    考古奇闻奇闻指数:616
  • 为何我们可以直立行走?大熊猫与人类进化有关 如果你想要了解人类的演化过程,那么有一些动物你是肯定要去做一番了解...
    考古奇闻奇闻指数:557
  • 科学家们致力于通过现存于世的化石标本等远古遗迹,来揭开亿万年前,生存在地球上的生物的种种秘密。近日发掘的一头古...
    考古奇闻奇闻指数:863
  • 如果每次收到那种兴奋地宣布达尔文错在哪里以及进化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或不是怎么一回事)的电子邮件我都能得到一块钱就...
    考古奇闻奇闻指数:704
  • 考古奇闻排行(TOP10)